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8分)中亚五国地理位置独特,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共同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中亚地形图

              材料二: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且分布极不平衡,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拥有的地表水资源超过整个中亚地区的2/3。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因“一湖两水”而独具特色。

              (1)中亚是世界上            资源温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我国从中亚进口该资源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4分)

              (2)巴尔喀什湖“一湖两水”主要指其湖水盐度差异明显,西半部盐度比东半部           ,其形成原因是                   。(4分)

              (3)简要分析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8分)

              (4)分析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6分)

              (5)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该国大面积种植棉花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6分)

               

            • 2.

              (28分)呼伦湖水系经额尔古纳河注入黑龙江,其土地利用变化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威胁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呼伦湖水系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1950—2005年呼伦湖水系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图

              (1)呼伦湖水系的河流最主要补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该区域的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4分)

              (2)呼伦湖属于________(淡水或咸水)湖,该湖盛产的呼伦贝尔白鱼肉质鲜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简述呼伦湖水系近50年以来农业用地的变化特点及对呼伦湖的水环境影响。(10分)

              (4)为了防止呼伦湖水系区域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请你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8分)

               

            • 3.

              读下列图和材料,完成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

              材料二  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1)每年初冬和早春,黄河在P河段会发生河水暴涨,漫过大堤的现象, 甚至决堤泛滥。简述P河段出现该现象的原因。(2分)

              (2)简要分析宁夏Q地与法国R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及原因。(4分)

              (3)与法国葡萄园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4分)

              (4)贺兰山被称为Q地所在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4分)

               

            • 4.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

              (1)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说明A城市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2)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广西沿海防城港市。分析武汉钢铁厂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对武汉,防城港两市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12分)

               

            • 5.

              (18分)下图是2000年--2010年江苏某城市工厂数量增减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⑴在①②③④城区中,小学和中学主要分布在       区。(3分)

              ⑵简述2000年--2010年该城市工厂数量的空间变化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15分)

               

            • 6.

               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开发开放形成“三大四小”格局。“三大”是指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四小”是指北部湾、海峡西岸、江苏沿海和辽宁沿海。“三大”在改革开放后率先发展,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四小”经济发展程度和“三大”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  根据图表和所给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0分)

              材料一:“三大、四小”经济区(带)空间关系图。

              材料二: “四小”经济区(带)基本情况(2007年数据)

              材料三: “四小”经济区(带)产业经济指标(2007年数据)。

              材料四:2009年渤海水质等级分布示意图

              (1)四小经济区(带)中完全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所占面积最大的是           ,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6分)

              (2)根据从业人员数量与综合经济指标分析,“四小”经济区的人均经济指标最高的产业化是第     产业。“四小”经济区中第三产业产值最小的是       (4分)

              (3)表中资料显示,江苏沿海地区的面积及第一产业(农业)从业人员比辽宁沿海经济带        ,但第一产业的经济经济总产值确相差不大,请从自然方面分析原因。(6分)

              (4)“四小”经济区中综合经济实力最高的是        区,该经济区二、三产业发展快速的原因是?(8分)

              (5)从材料四可知,渤海海域水质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近岸,请分析原因。(6分)

               

            • 7.

              图甲和图乙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有关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图甲                                图乙

              (1)图甲中A、B、C分别代表的是         经济地带,图乙中与此对应的依次是         

              (2)能反映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指标是      

              (3)从图   中可知,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

              (4)两图反映了我国三个经济地带   的不平衡。

               

            • 8.

              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格局图,回答: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上图中经济发展核心城市的名称:

                       ,②         ,③        ,④          

              (2)写出经济发展轴线名称:           

              a                   ,     b                   

              c                   ,     d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区域发展的格局是:从沿海向            地区推进,同时积极向       拓展。

               

            • 9.

              (2004年江苏卷)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将升高约    ℃;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    ℃和     ℃。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

              A预案     天然气广泛取代煤

              B预案     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

              C预案     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石油、天然气等

              3.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4.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全球变暖问题需遵循的最主要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 10.

              读我国某重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工业基地的名称是___________。其工业中心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2.图中城市①_________市,其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这两类工业布局时首先要考虑一个共同的因素是接近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城市③的主要工业部门是________工业,其布局方式属于__________型。

              4.图中工业基地的工业结构是以________为主,目前该基地的发展受_____和_________供应不足的影响,今后应当限制某些___________大,当地又缺乏_______工业的发展。

              5.目前国家在这里正在实行的重大工业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