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A.正确
              B.错误
            • 2.

              读“塔里木盆地与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塔里木盆地由于__________,水资源严重短缺。长江三角洲地处____________气候区,但近年来也出现水资源短缺现象,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塔里木盆地与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多沿河分布,其共同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此外水运便利也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沿河发育的重要原因。长江三角洲已形成世界级的城市密集群,成为带动沿江经济发展的引擎。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发育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塔里木盆地应充分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候资源优势,发展_______________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加工。长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但近年来生产能力不断萎缩,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今后,长江三角洲地区应大力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________农业和以服务城市为中心的__________农业。

              (4)塔里木盆地与长江三角洲资源各有优势、经济互补性强。上海实施“东锭西移”战略,将附加值低的低端纺织加工业向塔里木盆地__________主产区转移,已建成运营的__________工程将缓解长江三角洲能源短缺的状况。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 分)

               材料一:图 a图 b.

              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南部,西临太平洋。北部湿润,萨克拉门托河等河流水量丰沛。南部地势平坦,光热条件好,但这里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全州年径流量的 3/4 集中在北部,而需水量的 4/5 却在南部。为了开发南部,美国政府和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共同建设了加利福尼亚水道,把北部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南部缺水地区。通过调水,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已发展灌溉面积 133 万多公顷,成为水果、蔬菜的生产出口基地,还保证了以洛杉矶市为 中心的 6 个城市共 1700 多万人的生活、工业等用水需求。

              (1)结合图 15,判断洛杉矶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缺水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北水南调工程对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地区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4)美国“硅谷”位于北水南调沿线旧金山市东南部,主要发展____________工业。(2  分)

            • 4. 读“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甲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是          ,该城市所在地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地区,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 但是该地区        (能源)资源丰富。(4分)  

              (2) ① 和 ② 分别表示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工程, ② 表示            ,它对调入区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① 工程沿线可能会大量出现            工业。(3分)

              (3) 图中交通线西段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冬半年主要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影响该部分线路走向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3分)

            • 5.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概括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并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地质作用。

                

               (2)图示地区最具优势的自然资源是什么?目前主要通过哪些方式调配当地的优势资源?

              (3)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说明其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有哪些?

            • 6. 域图回答1-3题.

            • 7.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5~7题。

            • 8.

              读我国十大重点产业集聚区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

              (1)指出我国十大重点产业集聚区的分布特点。(4分)

              (2)从矿产资源、交通运输、市场的角度,比较天山北麓重点产业集聚区与海峡西岸重点产业集聚区工业区位的差异。(6分)

              (3)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试从地理角度说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新疆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4分)

               

            • 9.

              (28分)今年3月,国务院批准《山西陕西河南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黄河金三角区域,包括处于黄河两岸的四个市,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四通达达;规划面积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1700万。由于地处三省交界处,经济欠发达。阅读材料,(1)-(5)题。

              材料一:黄河金三角区位图

              材料二:黄河金三角和全国部分统计数据比较(2013年)

               

              黄河三角洲

              全国

              三大产业结构(%)

              12:57:31

              10:47:43

              城镇化率(%)

              44.0

              53.3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2056

              2695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7662元

              8896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83

              85

              研发经费占GDP比重(%)

              <1

              >2

              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1.86

              0.737

              材料三:该区域煤炭资源丰富,形成了约1亿吨的年生产能力,占全国4%;电力装机容量超过2000万千瓦,占全国3%;铝、镁、钼、铜、金等有色金属在全国居重要地位。该区域苹果年产量占全国1/4,也是重要的粮食和棉花生产基地。但四市产业结构同质化严重,产业层次低;各市间缺乏明确分工,区域经济整体协调性差。

              (1)黄河金三角所处气候类型是        ,的主要地形区是                      ,该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土壤的特征是         。(8分)

              (2)黄河金三角地区雨季的降水特征是                            ;该地区河流流量与含沙量的关系是                       。(4分)

              (3)此区域有被称为“乌金"的能源矿产是指           。 分析“黄河金三角"地区在开发建设中引发了哪些主要环境问题。(8分)

              (4)“黄河金三角"地区苹果年产量占全国1/4,也是重要的粮食和棉花生产基地,分析黄河金三角农业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8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