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地理——选考二:环境保护]

                 神农架的小水电正在侵蚀着“华中之肺”的大生态。下图为神农架水电站分布示意图。



              分析该流域大规模发展小水电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 2.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A.正确
              B.错误
            • 3.

              (1)据图甲分析,在气源地方面,西气东输二线与一线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是            

              (2)请根据图乙、图丙分析广东省当前能源供需特点。                                                                                                                                     

              (3)为解决图乙、图丙所反映出的问题,广东省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4)试分析我国修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意义是                                                                                                                                                                                                 

            • 4.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博斯腾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该地年降水量不足3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以上。该湖西部沿岸淡水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目前,博斯腾湖已有天鹅、麻雁、白鹭、水鸭子等各种鸟禽达120多种。湖水、芦苇、各类水禽鸟类与大自然形成了完美和谐的自然景观。

              (1)简析右图中孔雀河主要的水文特征,并一一对应解释其成因。

              (2)分析博斯腾湖西部沿岸淡水芦苇较东岸多的原因,列举两条说明。

              (3)近些年当地政府启动了从博斯腾湖到塔里木河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据图分析该工程有利的自然条件,列举两条。

            • 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人口2.38亿,人口增长率高达1.4%,超过一半人口分布在爪哇岛。爪哇岛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较多、土壤肥沃的地区。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橡胶树适宜在土层深厚、肥沃而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中生长。

              材料二  东南亚某区域图

              (1)试说明爪哇岛雷雨多发的原因。  (4分)

              (2)分析爪哇岛发展橡胶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3)万丹省是印度尼西亚重点发展的石油化工基地,试分析该地区发展石化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

               

            • 6.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奥里诺科河是南美洲重要河流之一,支流众多,径流量居世界第五位,流域内锰、镍、钒、铝土矿、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但奥里诺科河流域3/5以上的地区长期以来被用作牧场,1930年以后奥里诺科河下游才逐渐发展为南美洲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奥里诺科平原地区每年4月-10月为雨季,11月一次年3月为旱季。简要分析该地区降水随季节变化的原因。(8分)

              (2)奥里诺科河干流每年会出现两次沙峰(含沙量的高峰),第一次出现在汛期的涨水季节,第二次出现在汛后的退水期间。请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8分)

              (3)奥里诺科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但工业开发较晚,请解释原因。(4分)

               

            • 7.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人口密度不足6人/平方公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28分)

              材料一:哈萨克斯坦示意图(图甲)

              材料二:哈萨克斯坦出口商品构成图(图乙)

              (1)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河流多为              河,主要依靠             补给,制约该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6分)

              (2)哈萨克斯坦中部荒漠地带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东部山区1000~2000毫米。试解释其东部山区降水丰富的原因。(6分)

              (3)哈萨克斯坦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试分析其原因。(8分)

              (4)哈萨克斯坦出口商品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为改变这种状况可采取哪些措施。(8分)

               

            • 8.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是非洲较大经济体和较具影响力的国家,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5)题。(本小题共30分)

              材料一  下图为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  南非的外国资本主要来自欧美地区,尤其以欧洲为主。对南非的累计投资额中,欧洲占近70﹪,美洲占近20﹪。在南非拥有资产的外国公司投资多分布于采矿、制造、金融、石油加工和销售等部门。

              材料三  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恶化、土地沙漠化以及人口激增等多种因素对人类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威胁粮食供应与安全,威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很多国家想到了绿化沙漠的方法。在南非北开普省的沙漠中,葡萄园显得尤为突出。翠绿的葡萄藤在南非北开普省的沙漠岩壁上。这些葡萄园和果园大都位于奥兰治河沿岸,那里也是极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读图回答(1)~(2)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矿业发达       B.人口数量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石油资源丰富

              (2)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3)南非开普敦的气候类型是               ,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           交替控制,自然带是           。南非西海岸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原因是受           影响。(8分)

              (4)好望角航线是西方国家海上生命线,主要是因为好望角位于非洲大陆南端,印度洋和           洋的交汇处;是           地区大型邮轮通往西方国家的必经之地。(4分)

              (5)简述南非荒漠地区种植葡萄的优势自然条件。(6分)

              (6)分析南非成为外国资本重要投资的原因。(6分)

               

            • 9.

              (24分)读下面材料回答。

              材料一  长江中下游局部略图

              材料二  2010年12月22日,随着宜昌至万州铁路胜利通车,至此,沪渝沿江铁路全线贯通沪渝沿江铁路,起自上海,经南京,武汉至重庆和成都,横跨我国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四川,重庆等七个省市,全长2116km。

              材料二  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淡水湖,在地质构造上为断层凹陷湖盆。洞庭湖陷落的幅度较大。两大湖盆自形成以来一直接受长江的泥沙淤积。洞庭湖由于特殊的位置、特殊水系水文状况及湖盆特点更容易受到来自长江的泥沙淤积。目前已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为第二大淡水湖,其地位被鄱阳湖所取代。

              (1)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未修建沿江主干铁路,这在当时是合理的,简述其理由(6分)

              (2)从自然因素方面对比简析洞庭湖比鄱阳湖更容易受到长江泥沙淤积的原因。(12分)

              (3)2011年11月,位于图中M沙地的风力电站成功并网发电,请分析说明M地建风力电站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

               

            • 10.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图及M城的气候统计资料图

              材料二  图示地区是著名的棉花产区,但大面积种植棉花引发了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该地区大量种植一种根深叶茂的草,农业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生态环境也逐渐好转。

              (1)描述M城的气候特点。分析图示棉花种植区的不利自然条件。(10分)

              (2)材料二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最有可能是什么?材料中的“变化”是指什么?(6分)

              (3)分析图中沿海地区沼泽的成因。(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