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城乡规划】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规划图”。读图回答问题。





              (1)古城区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2)在①②③④四地中建一高级住宅区,宜布局在                   ,理由主要有                       

              (3)该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如何保护古城?                      

            • 2.

              【城乡规划】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

              (1)河流对该城市早期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仓储区布局的特点。

              (3)试从生态发展轴推断该城市未来空间形态特征。

              (4)该市在规划目标中提出,将建设成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请你为该城市发展献策。

            • 3.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 )

              (1)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         城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 D城市适于发展   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

              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按目前图中表示的现状,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标注在图中。(4分)

              (3)促进A城市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是          。(2分)

            • 4. 从城市的起源角度看,攀枝花、格尔木两城市的共同之处是矿产资源丰富。 (  )
              A.A
              B.B
            • 5.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1950~201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说,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__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1分)

              (3)图b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的出现。(5分)

            • 6. C图23为“新加坡城市总体空间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高密度住宅区分布的特点是  ▲  ,其好处是  ▲  。(2分)

              (2)城市绿地的布局特点是,其作用主要有。(5分)

              (3)新加坡成为世界级宜居城市,原因除绿地多外,还有  ▲  。(3分)

            • 7.

              如图是1991年和2008年我国某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示意图,请归纳该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说明该变化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 8.

               如图为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图,图中环形为现在的环形道路,箭头为新规划事项,读图回答16题。

            • 9.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距离市中心4千米范围内城市各功能区占土地面积比例变化示意图,完成16-17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