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 冻雨是指以液态降落的雨,与地面或暴露物体接触时冻结所致。

              材料二 如图为某地1月20日某时的天气形势图。

              (1)此时,最可能出现冻雨天气的是甲、乙、丙、丁四地中的——地,试解释其原因。

              (2)列举冻雨天气带来的主要不利影响。

            • 2. 36、(10分)【灾害地理】通常,北极地区冬季受低气压系统支配,而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受高气压支配。北极涛动(下图)会导致北极气压相位变化。当地时间 2013-12-05号凌晨,60年以来最强的暴风雪突袭了英国部分地区,导致航班取消、火车停驶、大约10万户家庭的能源供应中断。

              (1) 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本次英国暴风雪天气形成过程。(4分)

              (2) 简述有关部门应采取哪些措施减少暴风雪灾害带来的损失。(6分)

            • 3. 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如图分别为中央气象台某次未来24小时沙尘天气预报的局部图和沙尘暴天气景象图。

              分析图示区域春季沙尘天气多发的原因并说出沙尘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4. 下列现象与保护山区天然植被、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措施有因果关系的
              A.河流下游城市街道行船
              B.沙尘暴
              C.摧毁城镇
              D.交通堵塞
            • 5. 下图是东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2)甲乙两居民点相比泥石流的潜在威胁较大、深秋的清晨多雾的哪个居民点,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 6.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老挝、缅甸三国交界地区,地处澜沧江—湄公河中上游。该地区是世界上天然橡胶重要种植区之一。如图示意1980年和2010年该区域橡胶种植面积分布(阴影区代表橡胶林范围)

                  推测该区域1980年—2010处橡胶种植面积变化与山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关系。

            • 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c所示)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6分)

              (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4分)

              (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4分)

              (4)说明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的作用。(6分)

               

            • 8.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8月上旬,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干旱严重。下图示意旱情分布状况。

              分析此时长江以南地区干旱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 9. 【自然灾害及防治】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崩塌是指陡峻斜坡上的危岩体在重力作用下脱离母岩体的崩落现象。是高山峡谷地区普遍发育的地质灾害之一。崩塌一般发生在坚硬岩地区的高陡边坡.其形成机制是:河流切割或人工开挖形成的高陡边坡,由于卸荷作用,应力释放和重新分布后在边坡卸荷区内形成拉张裂缝,并与其他裂隙和结构面组舍,逐步贯通形成危岩体.在地震或爆破震动、降水等外力触发作用下,导致危岩体突然脱离母体。翻滚、坠落下来,散堆于坡脚。

              说明危岩崩塌产生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 10.

              自然灾害

                 某地因建设大型水库,城镇“就地后靠”进行了搬迁,由于建设用地严重不足,库区不得不利用滑坡等灾害堆积体进行迁移安置建设。为了预防新的滑坡灾害发生,科研人员以“开发性治理”和“绿色设计”为指导思想。实践了弃渣回填压脚的方法,将灾害堆积体的整治与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图为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分析迁建后滑坡概率增大的原因并指出弃渣回填压脚方法的好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