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该图为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描述图示区域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4 分)

              (2)比较西安与成都遭受寒潮影响程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6 分)

               

            • 2.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下图中,阴影地区以干旱严重而闻名,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被称为“旱腰带”。这里人口密集,且贫困人口多,是扶贫开发的重点区。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地旱灾严重的原因。

               

            •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11年7月中旬以来,泰国遭遇了 5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洪灾影响到泰国大部分省份,累计数千万人受灾,造成数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材料二  下图中,甲图为泰国地形图,乙图为泰国人口分布概况图。

              (1)依据材料描述泰国人口分布特征。(4分)

              (2)简要分析湄南河中下游地区多水灾的原因。(6分)

               

            • 4.

              (10分)【自然灾害】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从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分析A地洪水灾害多发原因。

              (2)指出A、B两地洪涝灾害发生后灾情大小的差异。

              (3)简述B地防洪应该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

               

            • 5.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发生在我国的地震约占全球大陆地震发生次数的1/3左右,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1/2。除贵州、浙江两省外,其他所有的省级行政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的强震。但是各省(市、区)之间地震灾害发生的情况仍有很大的差异。下左图显示了我国各省(市、区)地震灾害风险程度的差异性,右图是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网

              分布图,读图完成⑴、⑵题。

              ⑴左图反映出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震灾害风险等级有何差异?其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⑵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采用的主要技术是什么?建立地壳运动观测网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4分)

               

            • 6.

              读下列材料完成⑴、⑵题。(20分)

              材料一:2012年7月21日,北京经历了61年来最大强降雨,北京全市出现主要积水道路63处,积水30厘米以上路段30处。从二环到四环,大批道路严重积水,并造成部分路段交通受阻。随着大雨持续,多条环路陷入半瘫痪状态,大量汽车被淹。另据新浪网消息:我国“南涝北旱”格局改变,近年来华北地区年降水量逐年增多,近10年中有8年比常年偏多(截至2012年11月5日数据)。与此同时自2003年后,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少,一般较常年同期偏少1%—15%。持续近30年的“南涝北旱”格局初步显现转变趋势。

              材料二:大气环流往往存在周期性变化,它的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年代和年代之间的比较,每10年是一个年代)是造成区域性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

              材料三:我国东部地区雨带位置如下图示。

              中国雨带移动图

              ⑴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解释近十年来北涝南旱现象发生的原因。(10分)

              ⑵材料一所述现象给我国北方地区农业自然灾害防治、城市发展建设带来了哪些影响。(10分)

               

            • 7.

              ( 10 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下图为北京市地形图。

              材料二 2012 年 7 月 21 日至 22 日早 8 点左右.图示地区遭遇 61 年来最大降雨,平均降水全达到 170 毫来.全市受灾人口 190 万人,损失近百亿元,造成 78 人遇难。

              从地形角度分析北京市易遭受洪涝灾害的原因井写出这次暴雨可能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咨(至少两种)。

               

            • 8.

              (10分)【地理一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8月初,第9号台风“苏拉”和第10号台风“达维”登陆我国东部沿海,形成了罕见的“南北夹击”之势。

                  材料二:2012年台风“苏拉”和“达维”24小时降水预报图(见下图)。

              (1)描述台风“苏拉”影响下的降水空间分布特点。(4分)

              (2)指出台风“达维”对山东沿海渔业生产的主要影响。(6分)

               

            • 9.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分别是我国20世纪和21世纪伤亡人数最多的两次地震。

              时间

              地点

              震级

              危害

              1976年7月28日

              3点42分53秒

              河北

              唐山

              7.8级

              震源深度23千米,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重伤16.4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人民币以上。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

              四川

              汶川

              8.0级

              震源深度14千米,遇难人数及失踪人数总和超过8.7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

              注:震源深度在60千米以内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

              对比分析表中两次地震成因有何不同,并简析汶川直接经济损失比唐山大而伤亡人数比唐山少的原因。(10分)

               

            • 10.

              自然灾害(10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海冰是海中一切冰的总称,海洋中的冰主要是由海水冻结而成的,也有一部分是来自江河注入海中的淡水冰。

                  材料二  新华网北京2013年1月23日电:受弱冷空气影响,近两日渤海海域气温明显下降,海冰范围明显加大,国家海洋预报台22日再次拉响辽东湾海冰蓝色警报。(下图)

              (1)描述图中海冰分布及其特点。(4分)

              (2)简述海冰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