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中亚某国环境、资图(下图),回答问题。(12分)

              (1)该国石油资丰富,如果出口到我国,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运输。简述石油出口对该国的有利影响。(4分)

              (2)该国是中亚的小麦生产基地,根据环境状况推测,小麦主要种植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的      地,试分析其原因。(5分)

              (3)试分析该国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3分)

               

            • 2.

              (10分)【环境保护】

              2014年9月2日的一场阵雨过后,邯郸气温明显下降。9月3日邯郸迎来罕见的晴好天气。下图为9月3日至九月4日的空气质量实况。(空气质量指数: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其数值越大、级别和类别越高、表征颜色越深,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

              读图回答问题。对比图中A、B两段空气质量指数,并分析成因。

               

               

            • 3.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目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铅锌、铜、钾盐、钠盐、镁盐等39种,其矿产资源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16.4%。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青海省人民政府编制的《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该试验区面积达25.6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柴达木盆地示意图(图1)。

              图1

              材料三 某循环产业生产流程模式图(图2)。

              图2

              (1)柴达木盆地降水少的原因是什么?(6分)

              (2)材料三中的循环产业生产模式的主要优点是什么?(8分)

              (3)评价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条件。(6分)

              (4)请针对柴达木盆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 4.

              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6分)

              材料1: 水环境功能区规划,就是按照不同的水质使用功能、水文条件、排污方式、水质特征划分水质功能区,监控断面,建立水质管理信息系统。

              材料2:下图为“华北某地水环境功能分区及垃圾场建设规划图”。

              (1)据图说明饮用水集中取水口位置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其原因。(4分)

              (2)规划在甲、乙、丙、丁四处分别选建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发电厂,若建垃圾填埋场宜选____处最合理,若建垃圾发电厂宜选____处最合理,试分别说明理由。(8分)

              (3)若图中自然保护区遭受生态破坏,将给河流下游带来哪些影响?(4分)

               

            • 5.

              【环境保护】2013年3月8-9日,沙尘天气横扫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局部地区出现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天气。图是此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次沙尘天气过程,a地与b、c两地相比,a地沙尘更强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 。(3分)

              (2)沙尘天气对b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有_______ 。(4分)

              (3)减轻沙尘危害的可行措施有_______ 、__________。(2分)

              A.建防风林削弱近地面风力                B.发展灌溉增加地面湿度

              C.农作物留茬增强抗风蚀能力              D.硬化地面抵抗风蚀

              (4)针对沙尘暴这一环境问题,江苏省中学生适合的参与方式是_________ 。(1分)

               

            • 6.

              【环境保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企业在甲地(图)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 7.

              【环境保护】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据最新统计:我国荒漠化面积达到26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5%,涉及西北大部、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18个省区市,有4亿人口常年受到风沙危害。

              材料二: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可将我国沙尘暴发生区划分为如下三个区域:Ⅰ区包括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东北;Ⅱ区主要是新疆;Ⅲ区为青藏高原。

              材料三:下图为“全国及各区域平均多年沙尘暴日数相应的季节变化曲线”。

              (1)由材料可知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2)我国三个区域沙尘暴的季节变化各有特点:其中与全国多年平均沙尘暴日数最为相似是_______区;年沙尘暴日数最多是_______区;冬季沙尘暴日数最多的是_______区。(选填Ⅰ、Ⅱ或Ⅲ)(3分)

              (3)Ⅰ区内沙尘暴最严重的季节是_______。简述其危害及防治措施。(5分)

               

            • 8.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初,在中国中部、南部的亚热带森林、草原、岩石山脉中,大约有四千只野生华南虎(亦称中国虎)。目前,华南虎几乎在野外灭绝。2003年拯救中国虎基金会先后将四头动物园内的小华南虎从中国输送到南非老虎谷保护区进行野化训练。老虎谷保护区的创建人斯图尔特先生和全莉女士在这里资助组建起一支国际顶尖野保执行团队,开始这一项最值得也是最有意义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

              材料二 南非老虎谷保护区位置示意图。

              (1)据材料,结合你对南非的了解,说出老虎谷保护区选择在南非的理由

              (2)简述保护华南虎的意义。

            • 9.

              下图表示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沿途自然条件变化依次是:      

              A.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 植被: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森林

              C. 土壤:沼泽土-黑土-荒漠土

              D. 农业:种植小麦-放牧牛羊-采伐森林

              (2)自东向西,自然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属于从                                          的地域分异规律。

              (3)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图中各个地区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东北平原:                              ;大兴安岭:                              ;

              内蒙古高原: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4)上述环境问题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 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耕地(公顷)

              森林面积(公顷)

              淡水(立方米)

              0.1

              0.1

              2 000

              表2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材料二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1)由材料一表中数据计算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________,森林面积________,淡水________。


              (2)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________,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3)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________,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