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

              材料二:L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下图)

              (1)试描述L湖湖底坡度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6分)

              (2)阅读材料,试分析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的原因。(6分)

              (3)简要说明L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过程。(6分)

              (4)如果在图示地区建设一造纸企业,试评价该造纸企业的区位条件。(8分)

               

            • 2.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科研所对我国东北某省M区域的湿地环境进行了考察研究。科研人员在针对当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当地气候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30年来该区域内7月平均降水总体趋势在减少,7月日平均气温在升高,湿地的“冷湿”效应正在逐渐向“暖干”方向转变。图1示意研究区域,图2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

              图1                                  图2

              (1)据图简要说明该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原因。(6分)

              (2)推测30年前该地气候较周边地区“冷湿”的主要原因。(8分)

              (3)针对该区域环境的变化,科研人员将有可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这些建议得到落实当地的生态环境会出现哪些改观?(8分)

               

            • 3.

              读河套平原周边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河套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断裂抬升、风力侵蚀
              B.断裂下陷、风力堆积
              C.断裂抬升、流水侵蚀
              D.断裂下陷、流水堆积2. 造成河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原因有(    )①地下水位高  ②蒸发大  ③降水少  ④地势平坦  ⑤降水强度大  ⑥植被丰富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⑥    D. ①③⑤⑥
            • 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香港某中学地理教材插图。

              材料二  图中甲地区,近些年由于严重的生态问题,出现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局面,当地一些农民失去了基本的生存条件,目前约有45万人需移民搬迁。

              材料三  丽江雪桃是高原水果中的极品,选用云南丽江玉龙雪山独有的红心山毛桃树为砧木,又经过多年精心优化培育而成,生长期间不施用化肥、农药,深受国内外顾客的青睐。

              (1)据材料一、二,分析甲地区生态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

              (2)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专业的学生为西藏居民设计了一种新型房屋(如下图所示),它能提供免费的能源,减少碳排放,而且尊重了西藏建筑的传统样式。分析这种新型房屋在当地推广使用的可行性。(4分)

              (3)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丽江雪桃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4分)

               

            • 5.

              (10分)【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2月2日是第十七个世界湿地日,其宣传主题是湿地与水资源管理,宣传口号是湿地守护水资源。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不同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统计图。

              (1)简要总结湿地所具有的功能。(4分)

              (2)据图分析我国湿地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6分)

               

            • 6.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1:通过统计记录,科学家们发现,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区域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每年的12月到次年3月,沙尘暴发生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并随时间推移中心向北推移。现在珠峰地区海拔6 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景观如材料2所示)。

              材料2:冰川退缩后,在珠穆朗玛峰北坡形成越来越高的戈壁滩(2010年11月拍摄)。

              材料3:“风沙滚滚天畔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这是流行于内蒙古一带的顺口溜。

              (1)分析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沙尘暴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的原因。(4分)

              (2)现在珠峰地区海拔6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这一现象可能给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3中所描述的地理现象产生原因。分析要缓解这种地理现象,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

               

            • 7.

              【环境保护】读材料,回答下列间题

              材料一:红水河流城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呕,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日。红水河的红色来自上游的红土地,其含沙量居广西诸大江河之首。

              材料二:红水河流城开发图。

              (1)有人戏称红水河险些成为“黑”水河,简要分析其成因。(4分)

              (2)根据图文材料,并提出红水河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6分)

               

            • 8.

              【环境保护】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2013年亚洲博鳌论坛于2013年4月6日在海南召开。与会专家指出:目前中国煤炭的使用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

              材料二:图为“煤炭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图。

              (1)①-⑥表示煤炭开发利用中对环境造成的主要不良影响,请选择填空。(4分)

              ①太阳辐射增强 ②地面塌陷 ③臭氧层空洞  ④酸雨 ⑤全球气候变暖  ⑥引发滑坡、崩塌

              A.___ ___      B.___ ___      C.___ ___        D.___ ____

              (2)简述酸雨产生的危害。___ ___(3分)

              (3)煤炭利用过程中,减少酸性气体排放的具体措施有___ ___。(3分)

               

            • 9.

              【地理——环境保护】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2011年我国沿海共发生赤潮55次,累计面积6076平方千米。其中,渤海13次,累计面积217平方千米;黄海8次,累计面积4242平方千米;东海23次,累计面积1427平方千米;南海11次,累计面积190平方千米。

              材料二  2011年中国近海各月赤潮发生次数

              (1)根据材料说明2011年我国赤潮的时空分布特点。(6分)

              (2)简述赤潮带来的危害。(4分)

               

            • 10.

              (10分)【地理——环境保护】近些年来海平面上升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长期的累积效应会淹没滨海低地、破坏生态环境,给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读我国1980年至2012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图,回答问题。

              (1)描述我国1980年至2012年海平面的变化特点。(4分)

              (2)简述海平面上升对我国沿海地区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