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海洋地理] 图17为南黄海油气勘探示意图,图18为公元十一世纪后长江口北岸冲积平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油气勘探钻井平台所在的海底地形类型是           ,其特点是        。(3分)

              (2)图18所示海岸类型为         海岸,具有           的轮廓特征,适宜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3分)

              A.港口建设     B.滩涂养殖      C..海滨浴场      D.海底探险    

              (3)图18中A点盐度最低出现在            (季节)。(1分)

              (4)若在沿海石油勘探开发中出现海洋污染,将对当地哪些海洋产业造成直接影响?                                。(3分)

                [环境保护]2009年环境保护部” 12369”环保举报热线开通。图19为2011年的各省举报数量排序示意图,图20为2009—2011年被举报的主要行业对比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从全国受理举报数量来看,江苏远多于海南的主要原因是           。(2分)

              (2)与2009、2010年相比,2011年         行业的举报数量有明显增加。该工业易造成           污染有哪些。(3分)

              (3)不合理的采矿活动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有           。(2分)

              (4)试从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结构以及能源消费结构三方面,分析减轻环境污染的合理对策。(3分)

              结构

              对策

              产业结构

              工业结构

              能源消费结构

            • 2. 环渤海经济圈是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它是继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后迅速崛起的新的经济圈。读图15和读16,回答下列问题:(16分)

              ⑴分析图15中甲河在该河段突出的特征以及乙河3—5月份流量较少的原因。(5分)

              ⑵简要说明图15中乙河所在平原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2分)

              ⑶近些年来,河北、山东两省在大力发展粮棉生产的同时,建立了一批商品猪、肉牛、蔬菜、干鲜果品、海洋水产等基地。请简要分析这种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和两省农业对当地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2分)

              ⑷依据图15中的信息,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4分)

              ⑸目前渤海环境问题十分严重。为了再现碧海蓝湾,我国第一份区域环境总体规划——《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正在制订之中。请简述渤海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3分)

            • 3.  阅读下列两个海域地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海洋是交通的要道,资源的宝库,开发蓝色疆域,保护海洋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
              1.读墨西哥湾和渤海图,其中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图,实际海域面积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其中一个海域,说明其位置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墨西哥湾与渤海共同的优势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或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泄漏,已成为破坏海洋环境的主要问题,试分析在自然情况下,相同程度的原油泄漏后,两个海域水体自净速度哪个更快?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我国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海洋石油及化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规划中连接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渤海跨海大通道,拟采用“南桥北隧”方式,这样设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洋流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洋流和____________洋流。图中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______________渔场。
              (2)比较丙丁两点盐度的大小:丁地__________丙地。简述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丙地区赤潮频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读2001-2010年我国海域赤潮时间分布图,回答问题。 
               

              (1)2010年我国赤潮发生次数最多、累计面积最大的月份是_________,其重要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往年平均值相比,2010年各月份赤潮发生次数和累计面积较_________(高或低)。
              (3)人类活动与赤潮有什么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读某海洋经济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海洋资源开发的相关类型。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下列关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A、目前海水的运动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B、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早的形式是利用人力或风力驾驶木船在近海活动C、目前海洋化学资源达到工业规模的是深海锰结核D、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的根本途径
              (3)写出下列海洋开发活动可能造成的主要污染。港口建设________、海洋运输________。
              (4)该经济区如果位于江苏苏北沿海滩涂,可重点发展哪些产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读世界某区域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A港口附近海域面临的主要海洋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说明阴影区域B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请你为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