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图1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1)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
              (2)从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
              (3)评价甲地发展风力发电的条件.
              新鲜葡萄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会发酸.乙地区夏季利用荫房(如图2)晾制的葡萄干享誉世界.荫房是指状如碉楼的土坯建筑,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
              (4)从当地气候条件的角度,说明乙地夏季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的理由.
            • 2. 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 3. (2014•商南县校级二模)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19〜21题.
            • 4. 地理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示意图

              材料二: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一般来讲,草地的反射率为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甲处的草地大面积消失,裸露出深色的土壤.
              (1)简述太阳、地面、大气三种辐射转化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地面的保温作用. 
              (2)分别说明当甲处地表植被减少对②辐射、乙处火山喷发对①辐射的影响及原因.
            • 5. (2014•余江县校级四模)地面通过吸收太阳辐射而获得热量,同时通过地面辐射的方式而散失热量.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与地面向外辐射之差额,称为地面辐射差额.如图表示三个地区地面辐射差额的年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 6.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8~9题.
            • 7. (2013•内江二模)图示为某地利用太阳能供暖的房子,采用了绝热窗户,阳台下面铺垫岩石,并开有甲、乙两 个通成口和一个排风口.读图完成9~10題.
            • 8. 材料一:2013年6月11日下午17点38分承载着13亿国人的航天梦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举国欢腾,航天员在“天宫”内生活了十五天,进行了载人环境的维护操作,在轨航天医学实验和更换维修实验性的工作,与“天宫一号”顺利对接,由6月27日“神舟十号”返回舱成功着陆,为各项飞行试验画上了圆满句号,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航天大国.
              材料二:2013年6月20号上午,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完美落幕,备受世人瞩目,中国首批女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空间站进行首次太空授课,讲解并进行实验演示,并与地面学生进行双向的互动交流.
              根据上述材料及有关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所在的轨道大约位于距离地球340千米到370千米处,此高度属于地球大气层的    层.该层的特点怎样?
              (2)宇航员在太空经历一昼夜的时间大约是90分钟,那么地球上一天时间,宇航员经历了    次日出日落.
              (3)当飞船以很快的速度再次进入大气层返回地球时,在一定高度(黑障区一般出现在地球上空35到80千米的大气层间)和一定时间内与地面通信联络会严重失效,甚至完全中断,这就是黑障,而在近地面及太空不会出现,请解释原因?    
              (4)在太空中,星星还会闪烁吗?    (填会或不会),为什么?    
              (5)在太空中看到天空是蓝色还是深邃黑色?    (填蓝色或黑色),为什么?    
            • 9. 观察下列实验,回答问题.15-16题.
            • 10. 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1年4月底,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安徽省统计局也于5月17日公布了我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阅读  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表1.第五次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的比较
              总人口(万人)比上次普查年均增长(%)年龄构成(%)
              0-1415-59≥60岁
              2000年第五次1295331.0722.8970.156.96
              2010年第六次13397248520.5716.6070.1413.26
              表2.安徽省第五次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比较
              2000年第五次2010年第六次两次相比人口变化情况
              增减人数(万人)年均增减百分比
              常住人口(万人)5986.05950.1-35.9-0.06
              户籍人口(万人)6245.36862.0+616.7+0.95
              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省净流出到省外半年以上人数为911.9万人
              材料二  城市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深刻的区域,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年入夏以来,频繁的雷暴导致北京首都机场的航班大面积延误.5月底,在美国密苏里州乔普林市连续的雷雨天气引发了美国近60年来单次致死人数最多的一次龙卷风.美国一位学者经过两年的研究得出了造成城市雷暴天气增多的首要原因是“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人口越多,规模越大,热岛效应越明显.据研究,1万人口城市的热岛强度达到0.11℃,10万人口是0.32℃,100万人口的城市其热岛强度可达到0.91℃.
              (1)请根据表1中的数据,说出我国现在人口增长特点、面临的人口问题.
              (2)安徽每年都有大量人口流向外省,请说明其主要原因.
              (3)简述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