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1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西班牙人口的演变趋势.
              年份

              年龄
              分布(%)
              20072010201520202025203020402050
              0-1414.51515.715.514.513.412.713.2
              15-6468.868.36766.365.764.559.654.7
              ≥6516.716.717.318.219.822.127.732.1
              材料三:西班牙是当今太阳能发电最为普及的地方.由于政府的慷慨援助,西班牙的可再生资源已经开始繁荣,西班牙南部塞维利亚市附近的吉马太阳能电站,是目前世界上首家拥有夜间发电能力的太阳能电站.与其他所有太阳能电站不同的是,存储于太阳能电站熔盐池中的热量持续释放的时间可以超过15个小时,从而在整个夜间或没有太阳光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电站正常发电.
              (1)根据材料可推断里斯本的自然带为    ;一艘从里斯本前往巴伦西亚的轮船在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顺风顺水,此季节两个城市白昼较长的是    
              (2)与巴伦西亚相比,里斯本夏季气温较    ,主要原因是受    的影响.
              (3)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是欧洲西部秋、冬季反季节蔬菜的主要产地.分析该半岛地中海沿岸反季节蔬菜生产的有利区位因素.
              (4)针对材料二显示的人口问题,分析应对这一人口问题的合理措施.
              (5)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吉马太阳能发电站建立的优势区位条件.
            • 2. 如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沿图中的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示拟建一火情瞭望台,最佳位置应在何处?同学们为什么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图中A处?分别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简述理由.
              (3)突临的一场暴雨,使位于B处的营员小刘迷了路.请给他一个独自走出深山密林的最佳办法.
              (4)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 3. 读“我国部分地区植被分布图”(图1)和“我国部分山地植被垂直带谱”图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C的变化体现    地域分异规律,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2)图2中山地植被垂直带谱形成的原因是    
              (3)甲、乙、丙三座山地,纬度最低的是    .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 4. (2013秋•颍泉区校级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判断该岛屿的地势特点,并说明判断理由.
              (2)图中拉亚山,山麓自然带为    ,试分析该山周围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
              (3)分析说明C处多沼泽的原因.
            • 5. 读我国自然带分布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自然带①、②、③的更替规律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
              (2)图中自然带③、④、⑤的更替规律是以    因素为基础的,往往在    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3)图中自然带②与⑥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    因素引起的,⑥地珠峰南坡具有明显的    地域分异规律是以     为分异基础的.
              (4)②、③两地夏季气温相差不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 6. 读“我国北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A.      B.     C.    
              (2)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带性的产生受    影响较大,同时也是在一定的    基础上进行的.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特征在    地区表现的特别明显.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    ,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C自然带野生动物生态习性的显著特点是    
            • 7. 读图沿赤道非洲大陆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

              (1)A河为刚果河,流经    盆地,水能资源很丰富,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其原因是    
              (2)B地是东非高原,位于赤道附近,却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其主要原因是    
              (3)非洲有世界上最大的    沙漠,它与中亚地区的沙漠成因有何不同?
            • 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高山林线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重要生态界线.林线植被生长在其生态适应的极限处附近,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而且受到人为的干扰少,是研究植被-气候关系很好的场所.下图为全球部分山脉、山地高山林线海拔高度示意图.

              材料二:印尼等地非法采伐林木和非法木材贸易活动猖獗,对森林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1)我国某地理科考队于2011年9月从太白山(秦岭主峰)北坡的山脚出发攀登太白山,沿途依次经过            等自然带后,在海拔3 400米的林线结束后出现了稀稀落落的红杉与灌丛组成的生态交错地带,在海拔3 500米以上是草地,海拔3 600米以上出现寒冻碎石带.
              (2)结合材料一分析全球范围内高山林线海拔的分布规律.
              (3)除了乱砍滥伐,造成印尼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还有哪些?
            • 9. (2012秋•腾冲县校级期末)如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自然带的主要植被是     (荒漠、草原、森林),B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
              (2)对比分析A、B 两种气候类型的异同点.
              (3)本格拉寒流对沿岸热带沙漠呈南北狭长分布有重要影响,说明寒流对沿岸气候有什么影响?
              (4)南回归线穿过岛屿东侧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分析其成因?
            • 10. (2010秋•嘉峪关校级期末)如图是某地的气候资料,该地所在国家的人口数量为10.41亿,自然增长率为1.41%(2002年).分析回答:
              (1)评价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
              有利:    
              不利:    
              (2)判断该国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特点:    
              有利:    
              不利:    
              (3)根据气候和人口资料,说明该国为解决粮食问题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4)简述此地5月平均气温比7月高的主要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