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拉萨河谷宽坦,平均海拔为3600米,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却高于北京3-4℃,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北京10-11℃,因而气候更加冷暖宜人。拉萨河谷的大气含氧量约为海平面的65%,外来人员总因高原缺氧而产生心理畏惧。拉萨河水资源为105亿立方米,浇灌着河谷26万亩良田沃土,粮食年产量超过9万吨,农区的人均占有粮883公斤,是西藏三大粮仓之一。
              材料二  拉萨河谷位置(如下图15所示)

              图15
              (1)分析拉萨的气候与北京比更加冷暖宜人的原因。(4分)
              (2)内地人去拉萨避暑旅游,可能会身体不适,分析造成身体不适的可能自然原因。(4分)
            • 2. 下图为某岛屿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写出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2分)
              (2)与乙地气候类型相同,形成原因也相似的地区有哪些?(3分)
              (3)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3分)
              (4)分析乙地降水较多的原因。(3分)
            • 3. 读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1)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成因。(8分)
              (2)分析影响A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2分)
            • 4. 主题为“共同努力,拯救明天”的联合国新一轮气候变化大会于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召开。世界气象组织11月29日发布报告指出,自从1850年有记录气候以来,2011年是第十个最热年。(11分)
              材料一:北冰洋的冰层覆盖面积近年来呈缩减趋势,北大西洋洋流系统也因气候变暖而发生变化。据2009年8月20日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公布的国家气候数据中心作出的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海洋表面温度再创新高,北冰洋可能30年后无冰。图18和图19分别表示北冰洋冰层覆盖面积变化和北大西洋表层、底层洋流系统示意图。

              材料二:图20表示部分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比较。

                  
              44. 近年来,世界很多国家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主要温室气体除了二氧化碳、甲烷,还有                         等。
              45. 目前中国的碳年排放总量超过了美国,但是不能笼统地说中国就是最大的排放国,据图20说明主要原因。                                                           
              46. 现在北大西洋暖流在格陵兰岛附近因密度增大而下沉,主要原因是(   )
              ①高纬度地区气温低,空气干燥,海水容易蒸发       ②海水不断向周围释放热量使温度降低        ③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④海水结冰使盐度升高     ⑤盛行风的影响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⑤
              47. 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导致北大西洋表层和底层的洋流系统阻断,试分析主要原因。
                                                                                            
                                                                                            
              48. 若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分析欧洲气候特点可能出现的变化。
                                                                                             
              49. 为减小全球变暖的危害,全世界各国都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请你为减小全球变暖提几条建议。
                                                                                           
                                                                                           
            • 5. 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读图12,回答

              图12
               
              (1)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4分)
              (2)到达③地时,这里沿海多为荒漠,气候干旱,请你分析气候干旱的原因。(4分)
              (3)自20世纪90年代,③地区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4分)
            • 6. 非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发育最好、特征最典型的草原,这里全年高温,草原景色的枯、荣季节变化明显。读非洲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比较甲、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4分)
              (2)图中R区域的两片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离合变化的现象,请予以说明。(6分)
            • 7. 读海河某支流部分河段示意图及甲地7月21~24日气象资料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13分)

               
               
              7月21日
              7月22日
              7月23日
              7月24日
              天气
              晴转多云
              多云转中雨
              暴雨转中雨
              多云转晴
              气温(℃)
              25——34
              22——29
              20——23
              19——27
              降水量(mm)
              O
              15
              43
              O
              风向.风力
              西南风2级
              西南转西北风3—4级
              西北风3—4级
              偏北风1—2级
               
              ⑴分析图示区域的气候特征及成因。(6分)
              ⑵写出7月21日—24日影响甲地的天气系统名称并分析判断依据。(5分)
              ⑶简述修建水库后乙以下河段水文特征发生的变化。(2分)
            • 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1分)
              材料1:荷兰的风车和拦海大坝是闻名于世的旅游景观

              材料2:荷兰与江苏省地理位置
              (1)说出荷兰与江苏省地理位置的相同点(3分)
              (2)分别说明风车和拦海大坝两处景观形成的地理原因。(5分)
              (3)荷兰和中国的江苏都经历了从围海造田到退耕还海的过程。分析说明两国退耕还海的共同原因。(3分)
            • 9. 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阿拉斯加是美国的第49个州,面积为171万平方千米,森林、渔业、黄金、石油等资源丰富。
              材料二:美国阿拉斯加州简图。
               

               
              (1)阿拉斯加州南部沿海地区与该州其他地区相比,气候相对温暖,试分析主要的自然原因。(3分)
              (2)阿拉斯加州是美国重要的石油产区,该地区石油生产和运输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有哪些?(4分)
              (3)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阿拉斯加冬季的气温已平均上升了约6℃,当地的陆地永久冻土和沿岸海冰将大量融化,这将给阿拉斯加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主要的影响?(3分)
            • 10.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0分)

              (1)近5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与中国气温变化曲线的变化趋势是      
              (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能代表近现代气候气温变化特点的是      
              (3)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包括 (     )  (2分)
              A、降水量的影响   B、纬度影响    C、山坡朝向的影响     D、气温的影响
              (4)l861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       趋势。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除自然原因外,还有人为原因。请从人为原因角度举例。(2分)
              (5)简述全球气候变化对近代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3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