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面图(a)表示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图(b)表示三条流量变化曲线。

              a

              b
              13.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14.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降雨量的一次暴雨过程,图(b)中①、②、③流量曲线与该流域三个阶段P处的流量变化对应的分别是(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15.城市化对水的自然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人口增多导致地下径流增加                 ②建筑物增加导致地表径流增加③地表植被减少导致下渗量增加                ④城市规模扩大导致降水增加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2. 水库可以调节河流的径流量。下图(a)表示我国某地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b)为该水库月均水位(水面海拔)。

              10.图中信息表明(     )   
              A.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
              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
              C.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
              D.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11.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     )A.降水量少                 B.入库水量少              C.蒸发量大                D.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12.该水库可能位于(     )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江淮地区  D.华南地区
            • 3. 河流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但也时常发生灾害。图中为某河流、湖泊发展过程的四个阶段。

              7.图中所示演化过程最可能出现在(     ) 
              A.洞庭湖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横断山区               
              D.云贵高原8.图示河段,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阶段是(      )   A.甲                B.乙                C.丙                D.丁9.在乙阶段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利于城市空间发展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4. 图7甲为某河流局部示意图,图7乙为图7甲中L河流一水文站某年测得的连续两日流量变化图。读图完成14-15题。

              图7
              14.导致L河连续两日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连续暴雨       
              B.气压变化       
              C.气温变化       
              D.锋面过境15.依据地域分异规律判定,当地典型的自然景观为(    )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混交林        C.温带草原         D.温带荒漠
            • 5. 下图为我国某种资源县份人地协调关系示意图,该资源最有可能是(  )。

              A.水    
              B.耕地      
              C.石油    
              D.森林
            • 6. 叶尼塞河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水量最大的河流,世界大河之一。每年冬天临近时,在其河流入海口地区可以看到大批俄罗斯的标志——大型食肉动物北极熊在此聚集。读右下图,并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8-9题。

              8、叶尼塞河的河水最主要补给方式是(  )。
              A.雨水补给   
              B.贝加尔湖湖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9、每年冬季临近北极熊在其入海口附近聚集,最可能的原因是(  )。A.入海口地区沉积物多,北极熊的食物种类丰富B.入海口地区地形平坦,便于北极熊活动C.入海口地区海水盐度小,海水最先冻结,便于北极熊捕食冰层下面冬眠的海生动物D.入海口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便于体积庞大的北极熊活动
            • 7. 读我国某区域水资源来源构成统计图(图12),回答17~18题。

              图12
              17.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珠江三角洲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地区18.7、8月份该区域调水量相对较小,原因是①江淮地区伏旱  ②华北地区春旱  ③江淮地区梅雨  ④华北地区夏涝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8. 下面左图为乌鲁木齐河6~8月径流模数和年径流模数随海拔高度变化图(径流模数是指单位流域面积上单位时间所产生的径流量),右图表示该流域气温和某植物含水量及生命活动日变化图。读图回答9-11题。

               
               

               
              9.下列关于乌鲁木齐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曲线M2表示的是年径流模数
              B.红五月桥处河流径流量比青年渠处大
              C.越向河流上游,径流模数年内变化越大 
              D.乌鲁木齐河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日变化大10.右图中表示气温、植物日含水量及生命活动日变化曲线依次为(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11.下列时间、地点组合与右图信息最相符的是(    )A.1月—乌拉泊   B.4月—青年渠   C.7月—英雄桥   D.10月—红五月桥
            • 9. (13分)滇中地区是云南经济社会相对发达、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但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40%的区域属于极旱、重旱区,47%的区域属于中旱区。图13为滇中调水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理角度分析滇中地区缺水的原因。(4分)
              (2)简析滇中引水总干渠选线的理由。(4分)
              (3)分析云南省西北部开发水能的优势(5分)
            • 10. (28分)青海湖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内流区,流域内资源环境独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青海湖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青海湖流域2009年—2011年土地利用结构及动态变化表(单位:%)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水域
              人工用地
              未利用地
              2009年
              1.59
              2.72
              67.87
              16.22
              0.30
              11.30
              2010年
              1.47
              2.83
              68.47
              16.12
              0.30
              10.81
              2011年
              1.47
              2.84
              68.47
              16.12
              0.29
              10.81
              2009年—2011年变化率
              -0.12
              0.12
              0.6
              -0.1
              -0.01
              -0.49
              材料三:青海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青海湖湿地以及鸟类资源及其栖息地为主,是我国最早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但青海湖区目前存在湖区水位下降且水质恶化,周边沙化面积扩大,湿地面积逐渐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1)青海湖属       (淡/咸)水湖,湖水损耗的主要自然途径是       ;流域内地势总体特征为         。(6分)
              (2)祁连山是高原山地气候与         气候分界线;青藏高原日照强原因是       。(4分)
              (3)材料二显示,青海湖流域最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耕地与林、草地比重变化,与当地实施了        政策有关。(4分)
              (4)简析青海湖鸟岛成为候鸟重要栖息地的原因。(6分)
              (5)简述保护与建设青海湖区湿地环境的措施。(8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