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号称是“世界干极”,平均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然而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赤道附近的偏东信风减弱,致使流向太平洋西部的温暖海水滞留在东部),2015年9、10月沙漠中休眠已久的花的种子迅速生长,形成“沙漠花海”的自然奇景。

              材料二:下图为阿塔卡马沙漠位置和相关地理景观示意图。

              (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气候在阿塔卡马沙漠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解释2015年9、10月份阿塔卡马沙漠出现花海的原因。



              (3)智利最近计划在沙漠中修建一座水电站,并提出了一个大胆构想:利用太阳能把海水抽到位于安第斯山脉顶峰的水库,然后让海水倾泻而下用于发电。你是否赞同这种做法,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 2.

              如图中甲图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图,乙图为我国四个城市的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甲                                                                                                           乙

              (1) 描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2) 分析造成我国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3) 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修建水库,而修建水库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影响。分别说明修建水库对库区自然环境和下游河流带来的影响。
            •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陆上丝绸之路沿线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三个城市降水量季节变化示意图。


              (1)陆上丝绸之路西端鹿特丹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2)图中,最符合乌鲁木齐降水分布状况的是           。形成这样降水特征的原因是           。推测形成该地地貌类型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整体/差异)性。

              (3)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亚各国也是吸引我国制造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试简述产业转移的影响。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1997年,149个国家与地区的代表在东京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方会议并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协定书》,但2012年美国政府以“减少排放量会影响美国经济”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同样的义务”为借口,拒绝执行该协定。

              材料二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孕育出备受瞩目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第一项第一款指出,依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考虑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与会各方同意长期合作,共同行动,把“减排温室气体”作为全球长期目标。

              材料三    北极圈里的爱斯基摩人看着不断融化的冰川,高兴得手舞足蹈;而远隔数万千米的图瓦卢人,却越来越日夜难眠,北极不断融化的冰川就像一个个巨型炸弹,随时都会将他们轰入海底永远再难见蓝天。 

              (1)材料二中“巴厘岛路线图”第一项第一款指出的内容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美国以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同样义务为借口,拒绝在协定书上签字,违背了         原则。(4分)

              (2)设计一个联系框图以表示下列选项之间的相互关系(框内填写字母代号)。(10分)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面出现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3)上面的联系框架图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_性特征。(2分)

              (4)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也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4分)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上升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柳树树枝提前抽芽                        ④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增加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减轻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8分)

               

            • 5.

              下图表示发生在某地区的相互关联现象。各项是其中的一些中间环节。按因果关系将图中的代码分别填入各项前的括号内(每个代码限填一次)(每空1分,共10分)

               

               

              (    )生存条件恶化

              (    )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

              (    )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生产

              (    )土地生产力下降

              (    )人均资源减少

              (    )当前的生存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护

              (    )社会保险不完善,需要多养育子女以保证老有所养

              (    )人均收人减少

              (    )教育落后、环境意识薄弱

              (    )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

               

            • 6. 29、(13分)图中左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为甲乙之间地形的变化过程示意图(阶段一——三为由早到晚),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整体性原理简述甲乙之间地形的变化对东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4分)

              (2)实地考察发现阶段三时期山脉西坡雪线比东坡低,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2分)

              (3)丙地所在国从粗放的放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畜产品供应基地,其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

              (4)丙地区目前有大量的荒地,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对粮食需求的增加,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该地区有可能成为商品粮生产基地。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和“某季节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里约热内卢纬度较低,受巴西暖流影响,再加上东南信风和高原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1)英国位于欧洲西部,受        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形成典型的               (气候)。(4分)

              (2)图示季节正值南半球的    季,巴西高原气候特征是                  。(4分)

              (3)里约热内卢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特征。(2分)

              A.差异性         B.整体性        C.封闭性         D.区域性

               

            • 8.

              图17表示的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             的特点。

              (2)在陆地环境构成要素中,____    是影响植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3)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____   ,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____     ,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       。(填字母)

              (4)若此图表示我国东北地区,则其典型的土壤是____   ,地形以__   __ 和___    为主。

               

               

            • 9.

              地理环境各要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认识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有助于我们去探寻和揭示大自然的无穷奥秘。读某区域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读图,简述该地区地貌形成过程中内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4分)

               

              (2)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

               

              (3)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4分)

               

               

            • 10.
              【题文】图17表示的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            的特点。
              (2)在陆地环境构成要素中,____   是影响植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3)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____  ,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____    ,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      。(填字母)
              (4)若此图表示我国东北地区,则其典型的土壤是____  ,地形以__   __ 和___   为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