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4春•月湖区校级期末)如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B自然带的主要植被类型分别是        (荒漠、草原、森林),C 是    (自然带). 
              (2)从赤道出发,沿东经20°依次向南、向北前进,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分异规律,它的产生主要受      条件不同的影响.
              (3)导致同纬度的A、D地区植被类型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地形    C.太阳辐射         D.洋流
              (4)简述图中本格拉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 2. 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1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西班牙人口的演变趋势.
              年份

              年龄
              分布(%)
              20072010201520202025203020402050
              0-1414.51515.715.514.513.412.713.2
              15-6468.868.36766.365.764.559.654.7
              ≥6516.716.717.318.219.822.127.732.1
              材料三:西班牙是当今太阳能发电最为普及的地方.由于政府的慷慨援助,西班牙的可再生资源已经开始繁荣,西班牙南部塞维利亚市附近的吉马太阳能电站,是目前世界上首家拥有夜间发电能力的太阳能电站.与其他所有太阳能电站不同的是,存储于太阳能电站熔盐池中的热量持续释放的时间可以超过15个小时,从而在整个夜间或没有太阳光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电站正常发电.
              (1)根据材料可推断里斯本的自然带为    ;一艘从里斯本前往巴伦西亚的轮船在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顺风顺水,此季节两个城市白昼较长的是    
              (2)与巴伦西亚相比,里斯本夏季气温较    ,主要原因是受    的影响.
              (3)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是欧洲西部秋、冬季反季节蔬菜的主要产地.分析该半岛地中海沿岸反季节蔬菜生产的有利区位因素.
              (4)针对材料二显示的人口问题,分析应对这一人口问题的合理措施.
              (5)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吉马太阳能发电站建立的优势区位条件.
            • 3. 如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沿图中的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示拟建一火情瞭望台,最佳位置应在何处?同学们为什么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图中A处?分别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简述理由.
              (3)突临的一场暴雨,使位于B处的营员小刘迷了路.请给他一个独自走出深山密林的最佳办法.
              (4)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 4. 读“我国部分地区植被分布图”(图1)和“我国部分山地植被垂直带谱”图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C的变化体现    地域分异规律,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2)图2中山地植被垂直带谱形成的原因是    
              (3)甲、乙、丙三座山地,纬度最低的是    .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 5. (2013秋•颍泉区校级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判断该岛屿的地势特点,并说明判断理由.
              (2)图中拉亚山,山麓自然带为    ,试分析该山周围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
              (3)分析说明C处多沼泽的原因.
            • 6. 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公元3世纪以前,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的楼兰及其周围地区河湖众多,胡扬林茂盛,土地肥美,楼兰成为丝稠之路上的重镇.但到了公元4世纪,楼兰的名字突然从中外文献中销声匿迹了.如今人们看到距塔里木河尾间不远处,楼兰古城的遗址默然静卧,残垣断壁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和沧桑.
              材料二:据“汉书”记载,罗布泊“为西域巨泽,…东西二百佘里,南北宽百余里,冬夏不盈不缩”.后来,罗布泊北移,胡杨树枯死;同时人们为增加田地烧荒,砍伐林木,罗布泊不断萎缩、干涸.,…接着,狂风肆虐,流动沙丘逼近.楼兰城水源枯竭,居民弃城而走,楼兰城被沙丘掩埋.今天的罗布泊炎热、寒冷.干燥、风沙四起.
              (1)说明材料一中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理要素般有哪些?    .在各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    (要素)发生变化.
              (2)在上述材料中,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特性.
              (3)自然地理环境除具有上述特征外,自然地理环境也存在明显差异,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

              ①自然带名称:A    
              ②从A--B--C反映了    地域分异规律.
              (4)结台材料二,试用整体性原理简要分析罗布泊干涸的原因.
            • 7. (2013秋•台州期末)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1)~(3)题.
              材料一“绿色坝”工程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营造各种防护林,以恢复这一地区的生态平衡,最终建成农林牧相结合、比例协调发展的绿色综合体.
              材料二  非洲人口密度及“绿色坝”工程分布图.
              (1)该区域“绿色坝”工程中最广泛种植的树种属于    植被类型.
              (2)③海域夏季渔业资源比冬季丰富,简析该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3)①、②两地是该洲人口分布较密集的地区,简述其共同原因.
            • 8. 读我国自然带分布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自然带①、②、③的更替规律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
              (2)图中自然带③、④、⑤的更替规律是以    因素为基础的,往往在    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3)图中自然带②与⑥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    因素引起的,⑥地珠峰南坡具有明显的    地域分异规律是以     为分异基础的.
              (4)②、③两地夏季气温相差不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 9. 读“我国北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A.      B.     C.    
              (2)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带性的产生受    影响较大,同时也是在一定的    基础上进行的.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特征在    地区表现的特别明显.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    ,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C自然带野生动物生态习性的显著特点是    
            • 10. (2012秋•腾冲县校级期末)如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自然带的主要植被是     (荒漠、草原、森林),B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
              (2)对比分析A、B 两种气候类型的异同点.
              (3)本格拉寒流对沿岸热带沙漠呈南北狭长分布有重要影响,说明寒流对沿岸气候有什么影响?
              (4)南回归线穿过岛屿东侧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分析其成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