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10为某地区城市发展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图10

              (1)1950年-2010年,该地区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分区日益完善,这种变化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______过程。 

              (2)从自然条件看,该地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哪些有利条件? 

              (3)结合图中信息,说出该地区电子工业布局的优势区位条件。 

            • 2. 读下图回答下面问题。 (10分)

              (1)简要说明太行山以西的交通线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行山以东的两条铁路线上城市的分布及规模有何差别,并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般在河海交汇处,当淡水与海水相遇时,淡水会自然地向海水渗透井产生渗透压,这种能量被称为“盐差能”。实验表明,当海水含盐度高达3.5%时,其与河水之间的“盐差能”相当于240m水位差的能量密度,渗透压力可以将海水水面提高240m左右,利用水位差可以直接由水轮发电机提取能量。图乙为“盐差能”开发的试验方案之—水压塔渗压系统。

              材料二  荷兰阿夫鲁戴克大坝(见图甲,其中A为人工淡水湖艾瑟尔湖,B为盐浓度高得多的瓦登海)中段的首家“盐差能”试验电厂已于2014年11月底发电。半透膜是盐差能发电的核心部件之一,在实际试验中发现,发电效率远比理论值低,需要半透膜的渗透流量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个数量级,盐差能的利用才有可能实现商业化。

              (1)与海洋石油资源相比,“盐差能”有何优势?

              (2)试分析荷兰首座。盐差能”电厂有利的区位条件。

              (3)根据“水压塔渗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海水泵的主要作用。

              (4)分析影响半透膜渗透流量的因素。

            • 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般在海河交汇处,当淡水与海水相遇时,淡水会自然地向海水渗透并产生渗透压,这种能量被称为“盐差能”。实验表明,当海水含盐度为3.5%时,其与河水之间的“盐差能”相当于240m水头差的能量密度。“水压塔渗压系统”(乙图所示)为“盐差能”开发的试验方案之一。

                  材料二  荷兰阿夫鲁戴克大坝(见甲图)中段的首家“盐差能”试验电厂已于2014年11月底发电。半透膜是盐差能发电的核心部件之一,目前该电厂每平方米半透膜的发电功率为1.3瓦,而盐差能发电要实现经济盈利,半透膜的发电功率应达到每平方米2—3瓦,半透膜安装总面积应达到数百万平方米。


              (1)荷兰“盐差能”蕴藏量丰富,请分析原因。 

              (2)与风力发电相比,“盐差能”发电有何优势? 

              (3)分析荷兰尝试开发“盐差能”的原因。 

              (4)在实际试验中发现,“水压塔渗压系统”发电效率远比理论值低,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 5.

              (20分)某地理兴趣小组围绕“新疆交通”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阿克苏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古代“丝绸之路”与图中国道的走向基本吻合,阿克苏地区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分析其必然性。(6分)

              (2)据统计,新疆自治区航空客运占本区客运总量的比重在全国最高,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材料二 牧民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在新疆天山地区,牧民们转场时,带着帐篷和生活用品长途跋涉,沿着世世代代踩踏出来的牧道,将牲畜赶往不同海拔的牧场,逐水草而居。目前,天山牧道已被列入新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图为阿克苏某山地转场线路示意图。

              (3)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表示四季牧场,属于春季牧场是哪一处?近年来很多牧民在山麓地带定居放牧,与之比较,山地转场放牧的优缺点是什么?(8分)

               

            • 6.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庆(29. 50N,106. 50E)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其北部、东部及南部分别有大巴山、巫 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有“山城”之称,是我国雷暴灾害高发区。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它通常伴随着谤沱大雨或冰雹,而在冬季时甚至会随暴风雪而来,因此属强对流天气系统。

               

               

              分析重庆市雷暴数日变化特点及其原因。(10分)

               

            • 7.

              (10分)自然灾害防治

              2014年1月,暴风雪席卷美国中西部到东北部大部地区,并带来强风、暴雪和剧烈降温天气,影响范围波及22个州l亿居民,当地媒体将其称为60年以来最为强烈的风暴。

              说明形成本次美国暴风雪的主要原因及交通部门收到预警后相应做的准备工作。

               

               

               

            • 8.
              【题文】[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庆(29. 50N,106. 50E)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其北部、东部及南部分别有大巴山、巫 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有“山城”之称,是我国雷暴灾害高发区。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它通常伴随着谤沱大雨或冰雹,而在冬季时甚至会随暴风雪而来,因此属强对流天气系统。

              分析重庆市雷暴数日变化特点及其原因。(10分)
            • 9.
              【题文】(10分)自然灾害防治
              2014年1月,暴风雪席卷美国中西部到东北部大部地区,并带来强风、暴雪和剧烈降温天气,影响范围波及22个州l亿居民,当地媒体将其称为60年以来最为强烈的风暴。
              说明形成本次美国暴风雪的主要原因及交通部门收到预警后相应做的准备工作。
            • 10.

              (22分)读下面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例:— 从属关系 合理发展   →不合理发展­

              (1)选下列内容填图中字母的含义(12分)

              ①矿产资源 ②污染干涸 ③节约利用 ④沙漠 ⑤研究利用新的代替品 ⑥土地资源 ⑦濒临灭绝 ⑧水资源 ⑨大气污染 ⑩森林及动物 ⑾气候资源 ⑿枯竭现象

              A________B________ 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 F________G________ H________

              J________ K________ L________ S________

              (2)东北虎是东北的象征,但东北虎现在的数量也很有限了,请你为保护东北虎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