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双版纳位于100°16′E—101°50′E和21°10′N—22°24′N之间,这里地形复杂,有大片原始热带雨林,享有“植物王国”的美誉。

              材料二、橡胶林——绿色沙漠。西双版纳全州植胶总面积从1988年的116万亩增加到了615万亩。胶林具有独占性,为了保证橡胶林的产量,需要控制单位面积的植株数,尽量扩大间距。橡胶种植过程:砍伐烧尽原有森林——土壤挖深重翻——种幼苗——除去再次生长的植物(往往使用光谱性除草剂)以保证橡胶树健康生长——5-6年后开割橡胶。

              材料三、下图为西双版纳气温和降水量图。

              (1)结合材料一、三分析西双版纳成为“植物王国”的主要自然原因。

              (2)结合二则材料分析西双版纳大面积发展橡胶种植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 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情况。

              项目

              煤炭

              原油

              电力

              天然气

              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值

              60%

              10%

              48%

              5%

              材料二 我国能源利用情况。

              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机动车油耗比欧洲高25%

              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能源综合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10%

              材料三 “我国2000~2008年能源消费与GDP对照表”。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能源消费增长率(%)

              3.5

              3.4

              9.9

              15.4

              15.2

              10.6

              9.3

              7.7

              5.2

              GDP增长率(%)

              8.4

              8.3

              8.3

              9.3

              9.5

              10.4

              10.7

              13

              9

              (1)材料一表明,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____________,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更少。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主要特点。

              (3)若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比小于1,则本年单位GDP能耗较上年降低,大于1则较上年上升。2000~2008年间,我国单位产值能耗较上年增幅最大的是________年,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数码)(双选)

              ①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②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 ③汽车拥有量大幅上升 ④新能源广泛利用

              (4)近年来,我国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