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991年,我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1994年、1998年,大规模的洪水又接连发生。一次又一次的洪灾似乎成了我国挥之不去的梦魇。

              据初步统计,1998年长江发生的全流域性大洪水,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

              (1)分析洪灾带来的危害(提示:从直接和间接危害两方面作答。

              (2)分析洪灾的形成原因(提示:从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两方面分析。

              (3)防治洪灾的措施(提示:从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两方面作答。

            • 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6分)

              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湖底比东侧大堤外的平原高出数米,被称为“悬湖”。历史上,洪泽湖上游的淮河流域多次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下图示意洪泽湖及其相关水系的分布。



              分析洪泽湖成为“悬湖”的原因及其与上游流域洪涝灾害的关系。(6分)

            • 3.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5年,我国有上百座城市因暴雨内涝受淹,“城市看海”似乎已经成了我国城市的通病。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暴雨后的景色。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分析我国城市内涝的人为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10分)

            • 4.  (14分)洪涝灾害是影响我国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阅读材料回答—F列问题。
              材料—:我国洪灾危险性分布图

              材料二 1954——1998年间洞庭湖口城陵矶水文站水文资料

                  (1)概括我国洪灾危险性整体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6分)
                  (2)1998年城陵矶水文站流量小于历史上最大流量,但洪水水位却超过了历史最高水位。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8分)
                
            • 5. 图11为“中国洪水频率分布图(1949~1989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说明我国洪水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  (3分)
                  (2)简述暴雨洪涝形成的自然原因。  (2分)
                  (3)指出加剧东北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人为原因,并提出三项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5分)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2007年7月初,淮河发生1954年以来第二次流域性大洪水。此次洪水造成沿淮河的河南、安徽、江苏3省农作物受灾严重,直接经济损失74.4亿元。
              材料二  淮河流域示意图

              (1)淮河入海水道主要有两条通道,一条是向东通过苏北灌溉总渠注入海洋;另一条是向南借道______________(河流),再流入海洋。(2分)  
              (2)请从自然原因分析淮河流域内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防治淮河洪涝灾害,你有什么好建议?(至少三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图20中的A和B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温高雨少,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材料二  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1)分析导致A图所示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的主要原因。
                  (2)就水系特点而言,分析B图所示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津海滨平原在两种方案下海平面上升的高度(米)

              海平面上升方案

              上升0.3米时

              上升1米时

              特大天文潮位(2.2米)时的海平面高度

              2.5米

              3.2米

              一般风暴潮位(2.9米)时的海平面高度

              3.2米

              3.9米

              材料二:天津市示意图

              src="https://www.ebk.net.cn/tikuimages/5/0/700/shoutiniao54/46234d84c3210036008b038e1d1c4c7b.jpg"

              (1)当海平面上升0.3米时,在不加防护的情况下,遇到特大天文潮位时,天津市哪些城镇会被淹没?

              (2)简要分析高潮位对当地河流洪水有何影响?

              (3)目前引起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