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地区。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设立经济特区,引进外资、发展工业,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又一次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绩。

              材料二:图为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地区示意图。

              (1)据材料一、二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答出3点即可)

                                                                          

                                                                       

              (2)从产业转型和产业结构变化角度回答三十多年来推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

                                                                                         

              (3)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入地的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答出3点即可)

            • 2.

              图是唐代和现代海岸线的分布图,南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接了上海转移而来的部分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

              (1)分析长江南北两岸海岸线变化速度差异。

              (2)说明地形因素对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有利影响。

              (3)分析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对南通城市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 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出门加工制造业,工业化和城市化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珠三角面临着自身发展的障碍,持续发展“难以为继”。为此,广东省政府提出“2008~2012年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同时,将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农村劳动力600万人转移进入工业和服务业。

                 材料二 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示意图(图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图乙)。

              (1)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推进两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直接动力是________。

              (2)珠江三角洲在6年前提出了“腾笼换鸟”的政策。在去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还为广东出了一道考题:腾笼不是空笼,要先立后破,还要研究“新鸟”进笼,“老鸟”去哪。这里的“老鸟”主要是指________型产业,“新鸟”主要是指________型产业。“腾笼换鸟”的政策对珠三角的有利影响有哪些?

              (3)能源问题是制约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缓解这两个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 4.

              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 )

              A.城市面积大小
              B.城市人口总数
              C.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D.城市人口比重
            • 5.

              江苏是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区域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明显的南北 差异。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8年江苏省区域发展概况表

              地区

              地区生产总值f亿元)

              城市人口

              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

              数量(万)

              占比

              全省

              1534.97

              27447.59

              580.27

              4056.23

              0.53

              苏南

              349.54

              18030.85

              6241,63

              1996.99

              0.67

              苏中

              377.75

              4928.89

              1602.77

              790.81

              0.49

              苏北

              807.68

              4487.85

              1735.87

              1258.42

              0.42

              材料二: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区际联系示意图

              (1)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            

              (2)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中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的是            ,简要评价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            

              (3)图中箭头代表人口和产业转移方向,其中代表产业转移方向的是             ,简述产业转移对转入区发展的影响           
            • 6.

              图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城市化进程。读图完成下题。

               

              1.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是

              A.城市化发展迅速
              B.城市化水平高
              C.城市化起步早
              D.Ⅳ阶段发展速度最快2.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下列措施可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是A.发展高层建筑和地表轨道交通,减少城市用地数量B.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C.增加住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D.加强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建立卫生城市,开发新区
            •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6万平方公里。下表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统计数据。读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常住人口(万)

              出生率(‰)

              死亡率(‰)

              城市人口比重(%)

              2000年

              1846

              17.57

              5.40

              33.8

              2010年

              2181

              15.99

              5.43

              39.9

              1.新疆(    )

              A.2010年人口增长已接近“三低”模式
              B.人口密度增大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与本地城镇化无关
              D.农业人口2010年比2000年大为减少2.新疆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增多,其原因是(    )A.环境改善,合理人口容量增大,自然增长率上升B.矿产资源开发、商贸活跃,劳务输入人口数量增多C.政策扶持、文化教育发展,0~14岁人口比重上升D.少数民族地区医疗保健水平提高,死亡率大幅下降3.下列地区环境承载力大小与其主要制约资源对正确的是(    )A.塔里木盆地-淡水资源                      B.三江平原-土地资源C.珠江三角洲-气候资源                      D.青藏高原-生物资源
            • 8. 人口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土地城市化是指某一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条件由农村形态向城市形态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即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张。下图为1994-2008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与人口城市化速率图,读图,完成第14~15题。

              14.1994~2008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与人口城市化速率
              A.都在2002年速率达到最大                           
              B.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C.都先持续上升,后持续下降                           
              D.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15.根据材料信息推断的结论,正确的是:1993~2008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A.农业人口比重大体上先增加后减少              B.建成区土地规模大体上先增加后减少C.建成区非农人口密度不断下降                            D.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占据主导
            • 9. 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下面图1示意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演变路径,图2示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象限。据此完成8-9题。
               
              8. 我国属于图2中的
              A.Ⅰ型               
              B.Ⅱ型
              C.Ⅲ型               
              D.Ⅳ型9. 关于我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A.1965~2005年间,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B.197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慢于世界平均水平C.1985~199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D.199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 10. 根据 2001 至 2010 年杭州市城区范围和城市重心的变化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化进程主要表现为逆城市化
              B.城市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了约 4km
              C.城市西部和北部地形较为平坦且交通通达性较高
              D.原城市重心环境恶化,地价下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