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中图甲为京津冀部分地区等值线图,图乙为图甲中东南地区主要对外交通示意图

              材料二:2014年4月4日,北京西城区政府与河北廊坊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发展框架协议,部分产业从北京转移到廊坊,双方将加快产业协同发展.
              (1)分析图甲中北部山地对京津地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2)简述图乙津保铁路的建设意义.
              (3)京津冀城市群如今身缠多种痼疾,请列举其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分析上述转移产业可能给河北地区产生的影响.
            • 2.

              读“人均交通能源消耗量与人口密度的关系示意图”,推断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

              A.人口密度大的城市积极发展公共交通
              B.美国的城市出行方式主要依靠公共交通
              C.经济水平高的城市人均交通能源消耗量都高
              D.人口密度大的城市人均交通能源消耗量低,是因为经济水平低
            • 3.

              下图是我国某都市区 1982~2008 年空间扩张过程。此过程主要表现为(    )

              A.郊区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城市空心化
              D.再城市化
            • 4.

              “鬼城”原指资源枯竭并被废弃的城市。现指一些大城市高标准建设的城市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因空置率过高,鲜有人居住,夜晚漆黑一片,被形象地称为“鬼城”,下表为“我国及部分省区城市化率和增长变化表”,近几年我国江浙地区出现“鬼城”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省 份

              1978年

              城镇化率(%)

              2000年

              城镇化率

              (%)

              2013年

              城镇化率

              (%)

              2000年

              比1978年增长(%)

              2013年

              比2000年

              增长(%)

              全 国

              17.9

              36.2

              53.7

              102.2

              48.3

              江 苏

              13.7

              41.5

              64.1

              202.9

              54.5

              浙 江

              14.5

              48.7

              64.0

              235.9

              31.4

              A.资源枯竭并被废弃
              B.城市化发展速度减慢,房地产过度开发
              C.城市化水平低,旅游地产过度开发密切相关
              D.大量城区人口和工商业迁往农村和小城镇
            • 5.

              (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十堰地处鄂西北,是闻名全国的汽车工业基地,"东风车"的故乡。十堰经济开发区是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目前已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东风、沃尔沃两大集团签署协议,合资生产商用车,使用“东风”品牌,新的东风商用车公司总部建在十堰。

              (1)汉江上游流经秦岭南坡,试分析秦岭南坡对汉江上游水文特征的影响。(12分)

              (2)简析新的东风商用车公司总部落户十堰的原因。(8分)

              (3)简述十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成对十堰城市化进程的积极作用。(6分)

               

            • 6.

              城市化对城市水循环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表植被减少,使下渗量增加
              B.不透水面积增加,使地表径流增加
              C.城市热岛效应,使降水量减少
              D.建筑物增加,使地表径流量减少
            • 7.

              (20分)根据材料及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2011年,“成渝经济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2013年“两会”期间,重庆市向全国人大提交了《重庆成都城市群建设成为引领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级城市群的建议》,意在促“成渝经济区”能发展为内陆的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

              成渝经济区作为人口超过1亿的区域大市场,是中西部市场程度最高,产业集聚度和城市最密集的区域,规划中的成渝经济区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

              材料二   我国城市群分布及“成渝经济区”规划范围示意图

              (1)简述我国主要城市群集中分布地区及有利的自然条件。(8分)

              (2)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简要说明成渝城市群的形成基础和发展条件。(6分)

              (3)简述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各要素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 8.

              近年来城市内涝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发生频率不断增加,最可能原因是(    )

              A.年降水量增大
              B.排水设施落后
              C.台风灾害频繁
              D.城市人口增加
            • 9. 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
              材料二:德清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人口49,2万(2010年),有铁路、高铁、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穿境而过,2012年三大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7.0∶57.2∶35.8。
               

              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图
               
              41.描述长三角大都市圈的城市体系。(4分)
              42. 据图,从城市之间的距离、城市数量、城市服务范围,分析城市等级高低之间的差异。(3分)
              43.分析浙江省德清县就地城市化的区位条件。(5分)
              44.提出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协调发展的合理建议。(6分)
            • 10. 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频繁问题,我国打造海绵型城市(海绵型城市,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的时候吸水,干旱的时候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下图中城市绿地建设,符合海绵型城市要求的是(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