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8分)2014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准新疆霍尔果斯市正式挂牌成立,辖区人口8.5万人。它位“塞外江南”之美誉的伊犁河谷,拥有集公路、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一体的综合性口岸,与中业通关历史达133年。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一(5)题。

              材料一  霍尔果斯市位置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  新疆共有17个边贸口岸,其中霍尔果斯口岸的货物进出口额约占新疆的三分之一,下表为2013年新疆与中亚地区口岸边贸主要商品进出口情况。

              出口商品

              金额(亿美元)

              同比(%)

              进口商品

              金额(亿美元)

              同比(%)

              纺织服装

              61.1

              27.5

              原油

              26.8

              12.1

              机电产品

              17.1

              24.5

              铁矿砂

              5.1

              1.8

              鞋类

              10.4

              -20.4

              成品油

              1.2

              -37.4

              箱包及类似容器

              3.5

              95.8

              农产品

              0.5

              104.2

              (1)图中大多数城市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其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4分)

              (2)新疆出口到中亚地区的商品以________密集型工业的产品为主;从中亚进口金额最多的商品是________,若该商品从霍尔果斯口岸进口,最佳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6分)

              (3)分析伊犁河谷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主要原因。(6分)

              (4)简述霍尔果斯市城市发展的优势条件。(6分)

              (5)目前,霍尔果斯市设立经济开发区实施招商引资。如果广东省某一纺织品出口企业欲到霍尔果斯市投资建厂,请分析其可行性的理由。(6分)

               

            • 2.

              (20分)下图是1950~2050年世界上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比较欠发达地区与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的变化差异。(6分)

              (2)据图分析2010年之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4分)

              (3)补绘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率折线图(4分),据此推断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特

              点。(6分)

               

               

            • 3.

              【城乡规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顺义区是北京重点发展的城市新区之一,在“打造临空经济区、建设世界空港城”的战略下,全力打造物流园区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空港工业园,吸引了3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近80家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户。

              材料二:图为北京市顺义区局部示意图。

               

              (1)分析北京建设城市新区的积极作用。____ ____(3分)

              (2)简述图中顺义空港工业区的区位优势。____ ___(4分)

              (3)简述发展轻轨交通对城市发展的意义。____ __(3分)

               

            • 4.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有一定的趋向性。读下图回答(8分)。

              (1)分析图一,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
              (2)分析图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
                  (3)分析图三,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洲。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              纬度
              和                 地区的趋向性。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西欧   D.北非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俄罗斯2010年夏天出现罕见高温干燥天气,不少地区频繁发生森林和泥炭地火灾,浓烟与水蒸汽结合而成的烟雾状物质笼罩包括莫斯科在内的不少城市。
              材料二 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图

              (1)简要分析俄罗斯大火蔓延的自然原因。
              (2)图示区域人口分布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影响该区域人口分布的因素。
              (4)图中的L地区湿地广布,该湿地的类型是________。
              (5)简要分析L地区该类型湿地广布的自然原因。
            • 6. 阅读材料,回答(1)~(5)题。
              材料一:首尔是韩国的首都,也是韩国最大的城市。20世纪60年代,首尔依托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实现了经济腾飞。进入21世纪,随着政府对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物流、金融和保险等新兴服务业逐渐成为首尔的主导产业。
              材料二:2012年9月14日起,韩国各政府部门相继从首尔迁往新的行政首都世宗市。韩国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将世宗市建设成一个具备尖端科学研究基地、尖端绿色产业、一流大学、能吸引全球投资的新型绿色城市。
              材料三:韩国地图(图7)

              图7
              材料四:韩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
              时间
              城市人口比重
              1960年
              28%
              1981年
              68%
              1995年
              86.4%
              2004年
              89%
                                                   
              (1)汉江贯穿首尔的市中心,将首尔分为江南和江北,汉江以_______       补给为主。
              汉江流域的主要自然植被是                。(4分)
              (2) 韩国的城市群主要分布在西部和_______        沿海;韩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4分)
              (3)20世纪60年代,影响首尔发展出口加工工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影响世宗市建设尖端科学研究基地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4分)
              (4)分析首尔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有利社会经济因素。(8分)
              (5)简述行政首都的迁出对首尔城市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8分)
            • 7. 图13是某岛屿示意图,表1是图13中A、B两点降水资料统计表,回答问题。(20分)

              图13
               
              表1
              月份
              A城平均降水总量(mm)
              B城平均降水总量(mm)
              1月
              58.2
              210.3
              7月
              121.9
              41.4
               
              (1)据上图推断该岛屿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
              (2)上图中A、B两城市在一月和七月降水有何差异?简要说明原因。(6分)
              (3)指出B城市所属气候类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
            • 8.

              【城乡规划】读我国西南地区某一中等城市示意图(图19),完成下列问题(10分)

              (l)该城市的形态属于                       。(l分)

              (2)大型批发市场选择在甲处的主要原因是                                   。(2分)

              (3)若建造高档住宅区,宜建在甲、乙、丙三处中的           ,理由是                                

                                                                                      。(3分)

              (4)对老城区的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该如何保护?                                                    

                                                                                                               

                                                                                           。( 4 分)

               

            • 9.

              根据A、B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⑴儿童占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____图。这说明该国人口发展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该国属于哪一类国家__________________;按此趋势发展下去,20年后,该国面临的困难问题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B国60岁以上的人口百分比约占20%左右,反映了该国人口年龄构成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若按现有趋势发展,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⑶目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下降到2006年的5.28‰,但人口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必须严加控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我国出现“未富先老”现象,针对这一现象,你认为应对的措施是:                  

               

            • 10.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市人
              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图2-1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的城市化进程。
              材料二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
              省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图2-2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的城市化进程。
               

               
               
              材料三    图2-3是20世纪末江苏省小城镇分布示意图。
               

               
               
              材料四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1)比较改革开放前、后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不同特点。(8分)
               
              (2)说出20世纪末江苏省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小城镇空间分布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8分)
               
              (3)现代城市在提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享受的同时,也使人们饱受“城市病”的困扰。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0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