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打开中国地图,环渤海经济圈清晰地勾勒出一只仰天欲飞的龙头形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我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方向,环渤海经济圈正加快由原材料型重化工业向重加工业方向转变,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方向转变,由以工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的方向转变。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20分)

              (1)关于①②两大工业基地,工业结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地以重工业为主,结构比较单一     B.②地为综合性工业基地
              C.①地钢铁、煤炭、机械等工业发达,海盐化工著名
              D.②地高新技术工业较发达
              (2)图中A附近的河流3~5月份流量较少,试结合下图分析其原因。

               
               
               
               
               
              (3)图中有我国商品棉的重要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地区影响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
               
               
              (4)一些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纷纷落户天津、青岛、大连,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高考资源网
               
            • 2. 下图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和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
              (2)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4)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利影响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 3.

              学习地理掌握分析的方法很重要。请你结合“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变化”案例,掌握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方法。(共12分)

              珠江三角洲地区早期的工业发展是以制糖工业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发展十分迅速。

              1979—1990年,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挥政策优势和侨乡的优势,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等,建立了一大批需要劳动力的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同时期,香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大量北移。“珠三角”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工业分布格局。

              1990年以后,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全国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政策优势已不明显;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也逐渐丧失,产业面临升级。此时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珠三角地区又一次抓住了机遇,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至2002年,珠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1/3,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珠三角地区的主导产业。

              (1)分析区位因素往往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入手,请列举出具体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                等;社会经济因素:                     等。跟农业不同,工业区位选择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小。因而,考虑工业区位因素重点考虑的往往是社会经济因素。

              (2)工业布局的原则一致,但是不同的工业生产主导因素却存在差异。结合材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在三个不同时期的主要工业及其主导的区位因素分别是什么?

               

              (3)从以上我们可知,珠三角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是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导致了工业区位选择的变化,请根据上述的材料归纳出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的三条表现:

               

               

            • 4. 2009年9月9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将会促使东北进一步腾飞,下图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    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在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下,东北老工业基地保持了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三大产业产值分别比去年增长4.8%,11.1%,11.2%,试总结近些年来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特点。
              (3)图中字母A表示           工业,B表示           工业。
            • 5.

              读我国某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工业基地的名称是__________,其工业中心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图中城市①是________,其主要工业部门是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类工业布局时首先要考虑的一个共同因素是接近______              __。

              (3)图中城市③的主要工业部门是________工业,其布局方式属于________型。

              (4)图中工业基地的工业结构是以________为主,目前该基地的发展受________和________供应不足的影响,今后应当限制某些________大,当地又缺乏________工业的发展。

            • 6.

              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  世界现代纺织业发展历程

                         

              材料2  1978年—2005年我国外贸和纺织行业出口额变化趋势

              年份

              1978

              1980

              1990

              1995

              1997

              1998

              2005

              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

              98

              132

              621

              1488

              1828

              1838

              7620

              纺织业出口总额(亿美元)

              24

              44

              168

              380

              456

              429

              1150

              纺织业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比重(%)

              24.49

              33.33

              27.05

              25.54

              24.95

              23.34

              15.09

              (1)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新疆大力发展纺织工业的主导因素是        

              (2)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大力发展纺织工业的原因是    

              A. 发展历史悠久,生产技术水平高                 B. 解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问题

              C. 成本低,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D. 可以为国家赚取大量的外汇

              (3)根据材料2,概括我国纺织行业出口额变化趋势。并简述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 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业在空间布局上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产业转移频繁发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我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

              材料2:安徽省凭借自身优势,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通过引资推介,发展经济合作等方式,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促进长三角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省外资金纷纷看好安徽的优势产业和配套项目。2007年安徽省55%以上省外产业资金来自长三角地区。

              (1)从国外转移到我国的工业产业活动,最初集中分布在       (填字母)地区;随着改

              革开放的深入,近年来A地区                     (类型)企业开始向B、C经济圈转移,而B、C经济圈则面临工业结构调整,大量产业需要中西部来承接。B经济圈向D地区转移的代表性工业部门是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转移在空间变化上的主要特点。

              (2)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背景下,以B经济圈为例,分析实施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及安徽承接该经济圈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

              (3)简述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当注意的主要问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