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A、B、C、D、E分别表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这个人工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__,进入该系统的能量是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环境效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留民营村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 2.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10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低碳生活”。2012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材料二 下面为“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劳动力、土地、技术、资本中的一项。

              (1)在四类经济增长主导因素中,a表示________,d表示________。

              (2)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__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3)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此阶段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4)推行低碳经济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低碳经济对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有何意义?

               

            • 3.

              阅读PPE怪圈”的有关材料,结合右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0分)

               

              “PPE怪圈”(贫困—人口—环境”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指“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由于“PPE怪圈”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存在的普遍性,常被用作解释贫困地区机制的一种理论模式。

              (1)从①④线索入手,简述“PPE怪圈”的基本成因。

              (2)从③⑤线索入手,简述贫困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3)试分析如何走出“PPE怪圈”的国家战略。

               

            • 4.

              读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10分)

              (1)在复合系统中,A代表          系统,B代表        系统,C代表        系统。

              (2)针对国情,我国提出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战略是:人口战略、资源战略、_____战略、      战略。

              (3)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有:_______原则、________原则、_________原则、________原则。

              (4)我国为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提出的行动纲领是:控制_______、节约_________、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 5.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目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铅锌、铜、钾盐、钠盐、镁盐等39种,其矿产资源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16.4%。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青海省人民政府编制的《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该试验区面积达25.6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柴达木盆地示意图(图1)。

              图1

              材料三 某循环产业生产流程模式图(图2)。

              图2

              (1)柴达木盆地降水少的原因是什么?(6分)

              (2)材料三中的循环产业生产模式的主要优点是什么?(8分)

              (3)评价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条件。(6分)

              (4)请针对柴达木盆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 6.

              (15分)评价下列活动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

              (1)为获粮食高产多施化肥,                ,      理由是                         。(2)渤海湾实行伏季“休渔”政策,         ,理由是                               

              (3)天津放飞500万只园林害虫的天敌国氏啮小蜂,除害效果明显,           ,理由是      (4)建立自然保护区,          ,理由是                                       

              (5)大力发展私家车,      ,理由是                                          

               

            • 7.

              建设美丽中国令人憧憬和向往,也经历了艰难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生态工业是指在清洁生产的基础上,变工业废弃物为原料、实现循环生产的综合工业生产体系。下图为我国某钢铁工业园生态产业链优化设计示意图。

               

              读图,说明该工业园生态工业发展模式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8分)

               

            • 8.

              下图是“丹麦凯隆堡工业生态园的系统图”,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为核心,企业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建立工业生态链关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将以下工业生产的副产品和废弃物的代号填在图中正确的位置上,使系统成立(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炼油厂的副产品和废弃物有:

              A硫 B余热C燃料气

              火电厂的副产品和废弃物有:

              D冷却水 E蒸汽 F粉煤灰G除尘渣(石膏)H余热

              2.该工业园区是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

              3.你能从丹麦凯隆堡工业生态园的事例中可以分析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 9. 阅读“甘肃省地理简图”,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归纳甘肃省自然地理特征,并就该省的经济发展作相关分析。

              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甘肃省应如何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经济。(100字左右,可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方面任选三项回答。)
            • 10.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种桑养蚕的历史悠久,是世界上丝绸生产量与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桑蚕饲育适温为20~30℃,养蚕周期一般需要40~60天。

              2006年起,我国实施“东桑西移”战略,把蚕茧主产区从东部的广东、浙江、江苏等省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广西在接受“东桑西移”的过程中桑蚕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蚕丝产量已经稳居全国第一。

               

              (1) 分析广西发展蚕桑产业的有利气候条件。 (2) 江浙地区不仅是传统养蚕区,也是传统的鱼米之乡,但是该地区的粮食生产地位在不断下降,分析原因。 (3) 相比传统蚕桑产业,分析开展蚕桑资源的综合应用对蚕区发展的有利影响。 (4) 分析N(南宁)市成为大宗蚕丝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 (5) 结合产业升级原理,分析我国“东桑西移”战略的可行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