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近年来智利与我国交往密切。该国地理位置偏远,有“天涯之国”之称。

              该国是世界重要的纸浆出口国,“林浆纸一体化”生产模式已经发展成熟,它是将制浆、造纸、造林、营林、采伐与销售结合起来的产业链。其90%的人工林种植在荒芜和土地易流失地区。造纸工业电能需求量大,而该国能源供应紧张。下图为智利示意图。

              (1)智利人称自己的国家是“天涯之国”,请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原因。

              (2)据图说出冰川对科尔科瓦多湾地区地貌形成的作用。

              (3)若智利进一步扩大造纸工业的生产规模,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 2. 读“未来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图,回答问题。


              (1)目前三者发展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三条曲线的相互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的主要途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符合人地伙伴论思想的人类活动有  (    )
              A.在洞庭湖区围湖造田
              B.黄土高原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
              C.在三江平原开垦湿地
              D.在横断山区开辟梯田
            • 4. 转变发展模式,实行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是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
              A.正确
              B.错误
            • 5. 下图为人类与环境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A、B表示出现环境问题的两个主要原因:A表示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

              (2)图中箭头C、D表示出的含义是: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____。

              (3)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和_______________,当前全球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 将下列选项的代号分别填入A----D(与图中箭头含义相同)空格内。

              ①滥采滥用石油等自然资源 ②燃煤产生的烟尘    ③工业“三废”排放   ④过度抽取地下水

              ⑤通过绿化改造局部气候    ⑥酸雨              ⑦水利工程           ⑧环境保护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读鄱阳湖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为“唐初时期鄱阳湖范围示意图”,图二为“1970年鄱阳湖范围示意图”。


              材料二 图三为“1995~2000年鄱阳湖区土地利用转移规模示意图”。



              (1)1970年与唐初时期的鄱阳湖相比,最大的变化是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这种变化是“        ”人地关系思想的体现。

              (2)1995~2000年,鄱阳湖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其主要原因是        ,该做法是“        ”人地关系思想的体现。

              (3)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        (至少写两个)。

            • 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那利群岛是非洲大陆西北岸大西洋上的火山群岛,是西班牙的飞地。各岛崎岖多山,特内里费岛上的泰德峰海拔3718米,为最高峰。地处大西洋海运线上的重要十字路口,是非洲、欧洲、美洲间来往轮船的重要燃料供应站。农业是经济的主要部分,盛产香蕉、枣椰和甘蔗等。加那利群岛植物种类丰富而独特,许多特有物种因欧洲大陆受第三纪晚期冰期活动和撒哈拉地区干旱的影响从古地中海周围迁居到这里,并且自上岛后便开始了新的进化繁衍历程。

              (1)简述加那利群岛气温年较差小的原因。

              (2)试分析加那利群岛植物种类丰富而独特的原因。

              (3)有人建议加那利群岛利用香蕉废料制作生物燃料,说出这样做的意义。

              (4)西班牙政府现批准在加那利群岛海域进行石油勘探,对此你持何观点并说明理由。

            • 8.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A.【海洋地理】读我国局部海岸带经济开发示意图(图16),完成下列要求。


               (1)比较苏东海洋经济区与闽东海洋经济区海岸线特征及开发利用方向的差异。(4分)

              海岸类型

              图16

              开发利用方向

              苏东

                ▲ 

                ▲ 

              闽东

                ▲ 

                ▲ 

              (2)简要说明舟山渔场形成的条件  ▲  。(3分)

              (3)据观测,苏东海洋经济区比闽东海洋经济区海域环境污染严重,简要分析原因 ▲  。(3分)

              B【旅游地理】(10分)

              C【城乡规划】(10分)

              D.【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0分)

              材料一   “APEC蓝”是形容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的网络新词,它是政府用超常规手段治理出来的环境。

              材料二   据观测,北京大气污染七成来自本地,图17是本地污染来源构成,图18是北京某区某年各月大气指数变化图。


              (1)“APEC蓝”是“超常规手段”治理的环境,这种环境管理措施属于   ▲   ;治理中实行了京津冀联控的方式,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原则。(2分)

              (2)北京空气污染指数最高的季节是   ▲   ,简要分析原因   ▲   。(4分)

              (3)从长远来看,要保持北京大气质量良好,可采取哪些措施?   ▲   (4分)

            • 9.

              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1小时。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该活动选择在春分日前后的原因是(    )

              A.这一天全球各地同时到达20:30,全球各地都能参与活动
              B.这一天地球上极昼极夜地区少,绝大部分地区能够参与活动
              C.这一天西方很多国家都有庆祝春分日的传统,能更好地起到宣传的作用
              D.这一天是春天的开始,寓意保护地球的开始2.该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    )A.节电           B.欢庆春分C.便于观测星空    D.应对全球变暖3.该活动最主要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 10.

              判断题(每小题正确的选T,不正确的选F,A代表T,B代表F,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

              (1) 区域划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开发区域。(  )

              (2) 各区域内部都具有差异性,但各区域之间具有相对一致性。(  )

              (3) 人地伙伴论诞生后,地理环境就已经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

              (4) 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是形成人类活动差异性的基础。(  )

              (5)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唯一选择。(  )

              (6) 节约集约用地,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根基。(  )

              (7) 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

              (8) 西北地多、水少,水土资源极不平衡,是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  )

              (9)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  )

              (10) 早期的传统工业区多数是在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面对传统工业的衰落,各工业区都要加大对钢铁等传统工业投资的力度。(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