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0分)看下面漫画“五代人的营生”,回答下列问题。

              (1)该漫画反映的问题,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原则?简述理由。(6分)
              (2)谈谈“我”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4分)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5为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 甲市是中国新兴的“铜都”。铜产业集聚态势十分明显,初步形成铜冶炼基地、铜加工基地、废旧铜再生利用基地、铜产品物流中心(即三基地一中心)。同时该市政府始终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建设绿色“世界铜都’’紧密结合,打造铜产业聚集高地,发展铜精深加工、提高铜产品附加值。

              (1)分析甲市成为中国新兴“铜都”的区位优势。(8分)
              (2)简述甲市利用资源优势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理措施。(6分)
            • 3.
              下图1为“2000-2005年我国三大产业用电量柱状图”,图2为“2003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产业用电量增长最多的是第____产业,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
              (2)我国东、中、西部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是_____________。
              (3)山西是产煤大省,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采取什么环保措施?
            • 4.
              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4分)
              材料一  l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材料二  2008年E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

              (1)该市2005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1990~2005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该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                  。(6分)
              (2)与1990年相比,2005年该市建设用地面积          。对此变化合理的解释是                                      。(4分)
              (3)请简述E市经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
            • 5.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2013年1月1日起,我国对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其中特殊配方婴幼儿奶粉暂定税率为5%。2008年以来,右图中岛屿所在国奶粉悄然走红中国市场。
              材料二 下图所示岛屿所在国家人口密度为16人/㎞2 ,2010年人均GDP为27000美元。

              (1)判断图中岛屿的形成原因,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2)阐述该岛在生产优质奶粉时非常重视拓展海外市场的原因。(4分)
            • 6.
              读“可持续发展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我国的持续发展包括     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       持续发展。其中        ____  发展是基础。
              (2)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由于:
                                                
                                                
                                                
            • 7.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材料2:漫画“断指”还是“成功”。

              (1)可持续发展包括________持续发展、________持续发展和________持续发展。(3分)
              (2)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取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6分)
              (3)对于材料2漫画“断指”还是“成功”,有人这样认为“虽然断其三指,但是四棵新苗仍然可以茁壮成长!”你同意这种发展方式吗?为什么?(3分)
            • 8.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0 分)

              小题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             
              A 一 B 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                                      
              B 一 C 阶段二者的关系是                      。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              阶段。 (4分)
              小题2:人类社会处在 A— B 阶段时,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和           两种类型。(2分)
              小题3: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于 B 点以后发生转变其原因是(      ) (2分)
              ① 增加环保投人 ② 科学技术进步 ③ 产业结构调整 ④ 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⑤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⑤
              小题4: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意的(   )(2分)
              A.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B.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人,治理污染
              C.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小环境污染程度
              D.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
            • 9. 读“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相关曲线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三条曲线表示20世纪末以前人口、资源和环境污染发展的趋势是:
                       ①人口曲线呈_______________状态。
                       ②资源曲线呈_______________状态。
                       ③环境污染曲线呈_______________状态。
                       ④三条曲线的发展趋势,说明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降低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我们必须走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 10. 图甲和图乙的箭头表示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迁移的趋向,图丙表明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与污染排放量的关系,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丙分析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迁移的原因。这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
                      发,需要健全环境法规。这些法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我国引进外资的过程中,上图对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