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示意图。冰岛最大的工业生产企业Alcan铝厂是加拿大铝业公司投资兴建的。


              材料二 甲、乙两城市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相近,下表为两城市各月降水量(单位:mm)分布表。


              (1)图中A海峡为      。B处海峡有一支自西南向东北流的洋流,该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2)阿尔卑斯山脉所在地区地壳由于板块运动逐年抬升,但其最高峰勃朗峰的海拔高度变化不大,这是因为勃朗峰同时受到       影响,要监测该地区的地壳微移动,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3)冰岛渔业资源极其丰富,根据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渔业资源属于         资源;加拿大铝业公司在冰岛投资铝厂的主要区位因素为        

              (4)与甲城市相比,写出乙城市年降水总量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 2.

              深圳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有关南极科考与“3S”技术的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

              材料一:2013年4月9日上午,圆满完成各项科考任务的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队队员,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顺利返回上海浦东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雪龙”号2012年11月5日从广州出发,历时156天,航程29 000多海里;首次到达南纬75°7.2′,为我国船舶航行开创了新纪录.

              材料二:在南极中山站前使用探测仪器的科考队员.

              (1)南极科考队为安装大型望远镜设备选址并准备场地,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                           ;考察队员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对“数字南极”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    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C.为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   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

            • 3.

              [自然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飑线是指带状的雷暴群所构成的风向、风速突变的一种中小尺度的强对流天气。图1为2013年3月19日19时10分,福建的飑线雷达图(雷达回波强度值越大,降雨、降雪可能性越大),此次飑线天气造成福建多地受灾,福州部分地区内涝严重。图2为福建断裂带分布示意图。

              图1                            图2

               

              (1)指出此次飑线天气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9分)

              (2)简述福州为减轻城市内涝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 4.

              大江、大河的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点开发区域。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


              (1)黄河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生长速度减慢,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监测和分析两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变化,最有效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是黄河三角洲经济区的目标和方向,试分析其实现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基本途径。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 093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AST3-1,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研究。

              (1)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时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24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

              (2)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有象征国家权益的地理测绘标志,可精确测量该标志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

              (3)分析P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当今,3S(RS、GPS、GI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运用有关3S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________技术。上方左图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利用________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________技术获取的。为了能对运动中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________颗卫星的信息。

              (2)右图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⑤和________,表示“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的是⑥和________,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________。

              (3)右图中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RS、GPS、GIS不同组合综合应用,其中重叠部分乙代表GIS与RS技术的组合,丙代表________技术的组合。在右图所示的各个综合应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并写出应用实例:________。

            • 7.

              联系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上海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

              A.RS

              B.GIS

              C.RS和GPS

              D.GIS和GPS

              (2)在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彩红外遥感图像时,发现外环线周边地区的红色块状区域面积越来越小,而蓝灰色区域面积越来越大。据此可以判断,该地区________用地面积在缩小,而________用地面积在扩大。

              (3)根据三颗卫星提供的资料,运用数学原理就可以计算出地面静止物体的位置。如图所示,有四颗卫星提供资料,除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准度外,还可迅速计算出________物体的空间位置。

              (4)下列选项中,可以应用3S技术的有________(多项选择)

              A.导弹发射的精确制导

              B.珠穆朗玛峰高程的精确测量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统计

              D.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

            • 8.

              汶川地震引发周围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为精确地锁定山体滑坡阻塞河道的位置,利用了“3S”技术中的________技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