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深圳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有关南极科考与“3S”技术的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

              材料一:2013年4月9日上午,圆满完成各项科考任务的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队队员,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顺利返回上海浦东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雪龙”号2012年11月5日从广州出发,历时156天,航程29 000多海里;首次到达南纬75°7.2′,为我国船舶航行开创了新纪录.

              材料二:在南极中山站前使用探测仪器的科考队员.

              (1)南极科考队为安装大型望远镜设备选址并准备场地,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                           ;考察队员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对“数字南极”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    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C.为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   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

            • 2.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森林火灾位居破坏森林的三大自然灾害(火灾、病害、虫害)之首,它不仅给人类的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还会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下面上图是我国北方某地区2013年森林火灾频次统计图,下图是某地区火灾发生时的资料图。气象与森林火灾的关系非常密切。


              (1)分析判断在火灾发生后,及时获得下图中影像资料的技术与传统监测手段相比有何优点?(4分)
              (2)依据材料,从气象因素分析我国北方森林火灾多发的季节和原因。(6分)
            • 3. 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一张北京地区的资源卫星遥感图片上,人们惊奇地发现北京城已陷入了垃圾的重重包围之中,这些垃圾堆就是人们长期掩埋的生活垃圾。于是人们惊呼:再不采取措施,北京城将变成垃圾场了!
              材料二 2009年以来贵州发生森林火灾1 525起,造成4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 600多万元。在扑灭大火的过程中,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扑灭大火战斗中,国家气象局向森林防火总指挥提供了几十幅反映林火发展情况的卫星影像图,为制定灭火计划、作出灭火部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结合遥感工作的原理,试分析材料一中资源卫星是如何发现掩埋在地下的垃圾的。
              (2)试分析遥感在减灾防灾的应用中,获取信息方面优势的具体表现。
              (3)请拟出与下列三个遥感技术应用领域相关的课题名称。
              应用领域    课题名称
              例:防灾减灾  长江流域洪水动态分析
              ①国土资源勘查  ________________
              ②城市规划  ________________
              ③环境监测与保护  ________________
               
            • 4. 读下列材料和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遥感技术在水文学方面的应用范围是广泛的,如水资源调查、水资源动态研究、冰雪研究等。例如:青藏高原的高山冰雪覆盖区及新疆、内蒙古浩瀚无垠的戈壁沙漠地带,人们难于到达,利用遥感技术有助于掌握这些地区的冰雪消融以及江、河、湖、沼的分布、面积、水量、水质、水文资料等。下图是根据卫星遥感影像绘制的某地区的平面图(甲图)和该图中的河流R的纵剖面图(乙图),而表中的气候资料则是平面图中P地的多年平均观测结果。




               
              月份
              1
              2
              3
              4
              5
              6
              月平均气温(℃)
              -7.3
              -2.5
              5.3
              11.7
              16.7
              20.5
              月平均降水量(mm)
              0.5
              0.6
              2.5
              6.0
              13.0
              11.0
              月份
              7
              8
              9
              10
              11
              12
              月平均气温(℃)
              22.4
              21.0
              15.9
              9.4
              1.6
              -5.7
              月平均降水量(mm)
              19.8
              28.5
              17.0
              9.0
              1.6
              0.5
               
              (1)运用遥感技术对该地区探测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信息量大。
              (2)根据表中的气候数据,判定P地所在地区属于__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河流R的主要水源补给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遥感资料显示,近年来山区农林面积不断缩小,河流R的水量不断减少,河流尾闾地区的农业区不断缩小,主要人为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卫星遥感影像资料还表明,近年来该地区侵蚀高山上的雪线在升高,作出此判断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导致雪线上升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北京时间2012年6月7日12时05分,智利发生6.0级地震,丙处为震中位置。
              材料二:图16为“南美洲部分区域图”。

              (1)智利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震后科研人员迅速获得了受灾地区的卫星图片,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2)此季节,圣地亚哥的气候特征是            
              (3)A洋流对从东向西经过麦哲伦海峡船只航运速度的影响是           
              (4)某考察团从北部的阿里卡沿海岸线向南到麦哲伦海峡进行考察,发现自然景观有明显的变化,该变化体现地理环境的             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5)图示信息显示,圣地亚哥附近发展铜矿开采和冶炼工业的优势条件主要有                  
               
            • 6.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黄河流域图。

              材料二:中国著名的有色金属“长廊”图。

              (1)图中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系统是               。(2分)
              (2)图中A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为               ,(2分)流出源地后,该河水量不断减少的自然原因是沿途的          和           。(4分)
              (3)乙区域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是               ,(2分)如果大规模发展种植业易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2分)请简述治理该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
              (4)简述该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