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人口密度不足6人/平方公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28分)

              材料一:哈萨克斯坦示意图(图甲)

              材料二:哈萨克斯坦出口商品构成图(图乙)

              (1)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河流多为              河,主要依靠             补给,制约该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6分)

              (2)哈萨克斯坦中部荒漠地带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东部山区1000~2000毫米。试解释其东部山区降水丰富的原因。(6分)

              (3)哈萨克斯坦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试分析其原因。(8分)

              (4)哈萨克斯坦出口商品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为改变这种状况可采取哪些措施。(8分)

               

            • 2.

              (28分)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中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经济合作区域,大致与古丝绸之路范围一致。根据“我国古丝绸之路的地理环境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1)流经M城的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流量逐渐减少,从水循环各环节看,主要是因为         和        强烈。(4分)

              (2)制约图示区域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资源是         。N地是优质长绒棉的重要产地,与我国东部棉花产区相比,其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6分)

              (3)结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说明图示区域沙漠、戈壁广布的地理背景。(6分)

              (4)M 城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城镇,唐代时期人口众多,物产丰富。指出 M 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5)简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新疆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6分)

               

            • 3.

              (20分)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沿海亚热带季风区人口约2万,面积为500平方公里,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域最高海拔为1428米。

               

              (1)判断林业区与种植业区的空间分布,并说明理由。(8分)

              (2)甲河相对于乙河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试分析其原因。(8分)

              (3)分析该地区开发矿产资源带来的有利影响。(4分)

               

            • 4.

              (22分)读世界某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成因角度简要说明A处河流源头的岩石类型及判断依据。(6分)

              (2)说出AB河段与B湖以下河段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8分)

              (3)根据图中信息,指出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工业类型,并简要说明发展该类型工业的条件。(8分)

               

            • 5.

              (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滇、黔两省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在黔东南的从江山区,当地侗族形成了一种传统的有机农业生产——“稻鱼鸭”生态农业复合系统。当秧苗插进稻田时,跟着放进鱼苗,等鱼苗体长超过5厘米时,人们再放入雏鸭。该农业生产模式已成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有着较广的市场前景。但传统农业产量较低,加之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成为其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1)分析滇、黔两省区发展水电工业的条件。(10分)

              (2)分析云南省航空运输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6分)

              (3)有人建议在黔东南地区大力发展材料二中的有机农业,你是否赞同?简述你的理由。(10分)

               

            • 6.

              (28分)渭河流经甘肃、陕西,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平原是陕西省人口、城市最密集地区,也是陕西省经济最发达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渭河流域图(局部)

              材料二:渭河下游沿线1998年和2008年各类用地比重

              (1)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划分中,渭河平原地处第___阶梯。(2分)

              (2)渭河下游沿线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1998年到2008年建设用地增加最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4分)

              (3)渭河流域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水的问题,其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6分)

              (4)泾河是渭河最大支流,其夏季河水含沙量很大。分析泾河夏季河水含沙量大的自然原因。(8分)

              (5)简述渭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8分)

               

            • 7.

              (10分)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图甲为黄河干流径流量和含沙量变化示意图,图乙为黄河流域图。

              (1)黄河各河段的径流量存在明显差异,完成下表。(4分)

              (2)黄河径流量与含沙量均增加的河段有哪些?(2分)

              (3)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甲附近铁路运输的不利条件,提出治理措施。(4分)

               

            • 8.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R河是长江水系含沙量最大的支流。N市所在区域是我国的红薯主产区之一,红薯是地下块根作物,喜光喜温,怕旱怕涝,种植时需要起垄栽培。图甲示意R河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图乙示意N市所在区域红薯的起垄种植。

              (1)说出N市降水特征。  (6分)

              (2)说明R河含沙量大的自然原因。(6分)

              (3)分析N市所在区域种植红薯采用起垄栽培的原因。  (8分)

               

            • 9.

              (10分)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湖底比东侧大堤外的平原高出数米,被称为“悬湖”。历史上.洪泽湖上游的淮河流域多次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下图示意洪泽湖及其相关水系的分布.

              (1)分析洪泽湖成为“悬湖”的原因。(6分)

              (2)分析洪泽湖对于区域地理环境的重要性(4分)

               

            • 10.

              (25分)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同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丈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阎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1)描述M城所在地形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6分)

              (2)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3)简析该区域河流的主要特点。(4分)

              (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7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