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关于洞庭湖湿地的正确说法是 (     )

              A.是中国最大的湖泊湿地
              B.围湖造田的原因是耕地不足
              C.没有人类的影响不会缩小
              D.退田还湖等措施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
            • 2. 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  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下图).

              (1)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体呈    走向.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    
              (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    ;1982-2012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    
              (3)分析1982-2012年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
              (4)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5)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 3.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

              (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
              (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 4. 如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 5.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000平方公里,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有着储量丰富的现代泥炭资源,目前该地已遭受到破坏。

              材料二  九寨沟景区有着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以水景最为奇丽,湖、泉、瀑、滩连缀一体,呈Y形分布(如右图)。东侧日则沟湖泊众多,而西侧的则查洼沟几乎是一条干沟。另外,冬季九寨沟几乎所有的湖泊都结冰,而五花海却不封冻,在湖面上还不时有水泡冒出,被当地称为“圣湖”。

              (1)据左图简述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2分)

              (2)说明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及其保护措施。(12分)

               

            • 6.

              (24分)阅读相关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材料一 松嫩平原意图(图甲)和松花江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图(图乙)

              材料二 松嫩平原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近年加大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和现代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材料三 2012年10月,黑龙江省绥化市与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双方合作建立绥化枝江酒业有限公司。湖北枝江酒业有近200年历史,连续10年跻身全国白酒10强,枝江酒业投资绥化,是一次双赢互惠的合作。

              (1)据图乙,可知松花江汛期出现的季节是        ,试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2)简述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6分)

              (3)试分析绥化市与枝江酒业合作各自的优势条件。(6分)

              (4)分析松嫩平原上湿地广布的主要形成原因。(6分)

               

            • 7.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该国湿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5%,湖泊众多,素有“千湖之国”之称;境内69%为森林,8%为耕地,10%是湖泊。长期以来该国依托森林的经济发达,是世界重要的纸张和纸板出口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该国经济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芬兰近20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被国际有关组织评为世界“技术最发达国家”、“最具竞争力国家”。

              (1)分析该国森林覆盖率高的主要原因。(6分)

              (2)该国北部风力最强的季节是     季,简要说明其原因。(4分)

              (3)20世纪60年以来,该国的经济生产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其中向电信等高科技产品转型尤为突出。简述这一变化对该国产生的有利影响。(4分)

              (4)图中所示地区的湿地类型主要有:                          ,并据图分析该国湿地众多的主要原因。(8分)

               

            • 8.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博斯腾湖是位于新疆焉耆盆地、天山山脉和库鲁克山脉之间的一个陷落湖,属于以冰雪融水和降水补给为主的内陆淡水湖泊。该湖泊的西北部山前平原上分布着大面积的芦苇,在距离湖泊南岸地势低洼的数百米沙丘中分布有大大小小的盐池,湖水的最深处靠近南岸的库鲁克沙漠。下图为博斯腾湖的位置示意图。

              (1)指出该湖泊最高水位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原因。(6分)

              (2)从地势和水循环角度分析该湖泊南部盐池的形成过程。(8分)

              (3)分析该湖泊西北部芦苇长势良好的原因。(6分)

               

            • 9.

              读某区域图,关于图中沼泽形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河流有凌汛,容易泛滥
              C.纬度较高,蒸发较弱
              D.距北冰洋近,降水丰富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亚洲东南部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中国两个湿地分布图

               

               

              材料三A地区为我国的三江平原,位于我国中湿带,由黑龙江等河流冲积而成的低平原,其中沼泽面积达110万平方公里。B地区为若尔盖湿地(沼泽)大牧区之一——四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区内为平坦状高原,平均海拔约3500米。

              (1)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根据材料一,试分析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区位优势。(8分)

              (2)比较A和B沼泽成因的差异。(4分)

              (3)分别说明近几十年来,破坏两个地区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人类活动。请为三江平

              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10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