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 年4 月14 日,“金砖五国”领导人在中国三亚举行会晤,会晤的议题包括国际经济金融问题、国际形势、发展问题以及金砖国家合作。
              材料二
               材料三
               

              (1)请你拟定一个适合南非的称谓:___________
              (2)三亚位于我国的海南岛,说出海南岛适合发展的特色农业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班加罗尔成为印度“硅谷”的主要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与俄罗斯有着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我国目前正在修建石油管线,这样可以从俄罗斯
              大量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分析这种合作对于两国的地理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新疆与浙江两区域图。新疆地形为“三山夹两盆”;浙江地形复杂多样,西南部山地高峻,中部多丘陵、盆地,东北部则为冲积平原。
              (1)据材料一及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两省区河流开发利用方式的主要差异及原因。
              (2)根据浙江“七分山二分水一分田”的特点,分析该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图2为浙江和新疆生产总值和增速示意图。

              (3)根据材料二,比较两省区的生产总值和增速的异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近年来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试分析新疆承接浙江省纺织服装加工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近年来,新疆旅游业发展迅速,而旅游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避免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应采取哪些措施以消除不安全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地某年1月1日无霜区分布图(霜是指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降低到0℃以下,空气中水汽凝结而形成的一种大气现象)。 
              材料二
              下表为上图中甲区域经济结构统计表。 
              材料三
              贵州、四川、云南是我国最大的新娘迁出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三省合计迁出56.7万人,主要是条件艰苦的石灰岩地区的新娘迁出,形成了我国西南部壮观的“喀斯特新娘”输出区。这些新娘的主要目的地是江苏、浙江、安徽、山东诸省的农村。
              (1)分析甲、乙两区域没有出现霜情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云南成为“喀斯特新娘”迁出区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说明乙所在省的主要气候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二指出甲区域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突出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广义上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
               材料二
              2010年11月7日中新网北京地铁有望向河北延伸,该规划方案目前已经完成,并上报国务院。下面为其规划示意图。
              (1)据图甲中信息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京地铁向河北延伸主要在北京东部和南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地铁向河北延伸的意义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2009年我国通过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争取到2015年,中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目标。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中部六省分布图。
              材料二:中部六省概况:共有人口约3.61亿,占全国人口的28.1%,其中农村人口2.4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近三分之一。
              (1)中部地区北部和南部重要的能源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通过实施____________工程,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
              (2)中部地区某省提出“融入长三角,依靠高科技,抓好两流域(长江、淮河),唱好黄(黄山)煤(煤炭)戏”,该省可能是________。
              (3)中部地区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________平原、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湖,粮食产量约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40%。国家通过“中粮西运”支援西部地区,这对西部地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中国区域产业转移中,中部省份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其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伴随着经济发展,中部地区将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类型主要是型产业,该现象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1月4日,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等三家单位联合发布了《201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正式发布了30个省(区、市)的绿色发展指数。绿色发展指数的一级指标包括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政府政策支持度。经济增长绿化度反映的是生产对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体现的是自然资源与环境所能承载的潜力;政府政策支持度反映的是社会组织者处理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水平与力度。下表是2008年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前10位的省区及指数。
              材料二:
                  2009年,中、西部和东北的GDP同比分别增长12.6%、13.4%和11.6%,比东部分别高出1.9、2.7和0.9个百分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10—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判断:“中国经济的重心开始向中西部转移。”
              (1)指出2008年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前10位省区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8年,北京市绿色发展指数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区,结合材料一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一分析浙江省如何进一步提高绿色发展指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材料二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在此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