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80年代,德国鲁尔传统工业区钢铁工业和      工业的衰落,同时欧盟东扩,传统制造业生产也不断    移,可以促使西部环境得到改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法国卢瓦尔河谷的优势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等,葡萄、橄榄等园艺作物也比较多,由此可见该河谷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与下游地区相比,其上游河谷种植葡萄的气候优势是     

              (3)第四纪,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冰川中心,其现代雪线高度较当时      ,勃朗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出现变化更迭,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其邻近雪线以下的自然带类型是      

              (4)比较图中甲地和乙地7月份平均降水量,并分析其原因。

            • 2.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中图甲为京津冀部分地区等值线图,图乙为图甲中东南地区主要对外交通示意图

              材料二:2014年4月4日,北京西城区政府与河北廊坊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发展框架协议,部分产业从北京转移到廊坊,双方将加快产业协同发展.
              (1)分析图甲中北部山地对京津地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2)简述图乙津保铁路的建设意义.
              (3)京津冀城市群如今身缠多种痼疾,请列举其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分析上述转移产业可能给河北地区产生的影响.
            • 3. 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  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下图).

              (1)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体呈    走向.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    
              (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    ;1982-2012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    
              (3)分析1982-2012年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
              (4)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5)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 4. (2015•北京)世界博览会通过展示科学技术成果,预示世界发展方向.1962年世博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人类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如图是西雅图主导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归纳西雅图产业转型过程中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
            • 5. 在全球化和产业重组的过程中,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扩散趋势越来越明显.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地理研究中常常用某一区域内某行业的就业人口密度(即某单位面积中某一行业就业人口的多少)来衡量该行业在该地区的集聚程度.就业密度的变化可以反映行业的集聚和扩散趋势.

              (1)由图甲可见,与2000年相比,2009年上海的黑色金属冶炼业就业入口密度大幅下降,而长三角其他地区密度仍然很低.这主要是因为该行业属高耗能的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在上海产业调整中,部分产能被淘汰或转移.长三角其他地区由于矿产资湖、能源匮乏,该行业-直不是重点发展行业.据此,以2000年为基准,分别分析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2009年就业人口密度的空间变化及主要原因.
              (2)归纳2000年到2009年上海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策略,并评价其合理性.
            • 6.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图1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

              材料二: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1)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
              (2)长江江苏段    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说明理由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
              (3)苏州某组织制造企业研究是否前往安徽的方案.如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要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 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长江中游三省示意图

              材料二  连接武汉、长沙、南昌三市,形成一个三角形。这就是“中三角”,即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它承接着东部产业转移,承载着三省加速崛起的希望。

              (1)概述图示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2分)

              (2)分析该地区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6分)

              (3)简述产业转移对该地区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6分)

               

            • 8.

              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河南、湖北和陕西三省交界的丹江口水库调水,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基本缓解北方严重缺水局面。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线路图。

              材料二 北京南水北调与海水淡化对比

               

              南水北调

              海水淡化

              取水口

              湖北丹江口水库

              河北曹妃甸

              成  本

              18元/立方米(2009年估算)

              5元/立方米

              工程线长度

              全长1277千米

              270千米

              输水量

              10.5亿立方米/年

              3.7亿立方米/年

              材料三 北京市年用水总量约36亿立方米,而本区拥有水资源量约为21亿立方米。

              (1)要保证工程向北方稳定供水,还需采取什么措施?(3分)

              (2)请归纳南水北调对供水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4分)

              (3)根据材料,指出南水北调工程的不足之处,并分析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4分)

               

            • 9.

              年我国进一步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对农民工相关权益进行保障,也对部分农民工进行再培训。山西省2014年进一步加快产业调整步伐,提高矿产资源使用价值。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国家对部分务工人员进行再培训主要是因为(    )

              A.产品更新换代,要求提高工人的素质
              B.产业链条中断,通过工人提高产品线
              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素质人才缺乏
              D.对外开放深入,国家政策支持,经济的发展2.山西省关于矿产资源开发的做法(    )①将导致矿产资源减少,不符合经济可持续     ②有利于缓解水土流失    ③推动产业链的延长     ④增加当地务工人员收入,缓解劳力不足状况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下列有关我国IT产业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措施不恰当的是(    )A.发挥廉价劳动力优势,增加科技投入,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B.承接新一轮IT产业转移C.推动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提高产品附加价值D.致力于新产品的研发,努力创造自己的品牌
            • 10.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台湾PC(计算机)生产企业宏基集团在重庆市兴建新的PC全球制造中心,带动相关配套企业60多家落户重庆,形成了18个电脑零部件基地。

              材料二:重庆位置示意图。

               

               

              (1)说明与PC生产相关的企业在重庆集聚的原因。(6分)

              (2)分析重庆承接PC制造业对重庆市的有利影响。(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