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延边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里兰卡素有“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称,最有名的特产当属高档宝石和锡兰红茶.宝石原岩以古老的变质岩为主,现普遍富集在河床的沉积层中,埋藏浅.
              斯里兰卡是世界重要的红茶出口国之一,山区的茶园面积大,产量高,质量好.科伦坡拥有世界上重要的茶叶拍卖市场.茶树一般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年降雨量1500毫米至2500毫米,气温以20~25℃为宜;海拔自数十米至2000米,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或砂质黏土,以PH值4.5~6最适合.如图为“斯里兰卡地形图”.如表为科伦坡与拜蒂克洛

              1月和7月降水量表.
              月份科伦坡平均降水总量(mm)拜蒂克洛平均降水总量(mm)
              1月58.2210.3
              7月121.941.4
              (1)根据材料分析科伦坡与拜蒂克洛降水差异形成的原因.
              (2)简述斯里兰卡宝石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3)根据材料分析斯里兰卡山区茶叶产量高,质量好的自然原因.
              (4)分析科伦坡发展茶叶和宝石贸易的优势区位条件.
            • 2. 结合下列图文材料,完成(1)~(5)题.

              (1)M、S、Y三地,一天中地方时最早的是    ,三地地貌形态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作用.
              (2)Y地的气候类型为    ,S地的地带性植被是    
              (3)M河是    河,该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请据图分析其形成的直接原因.
              (4)图示棉花产地都具有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请据图说明两地区具备这些条件的共同原因.
              (5)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试分析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对周边地区城镇化的影响?
            • 3.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
              材料二: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

              (1)A为:______界面,B为_______界面,横波完全消失的界面是___________。
              (2)地震波在经过A时速度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数码和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是:
              ①+②是_____________; ④是___________;①+②+③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___; D是___________。
              (4)最近,我国在渤海湾发现储量逾10亿吨的大油田。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_________波。
            • 4. 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
              (1 )最近,我国在渤海发现储量逾10 亿吨的大油田。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地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________ 波。
              2008 年5 月12 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 .0 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为10 ~20 千米,破坏性巨大。
              (2 )该地震发生时,汶川县城的居民会感到________
              A.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上下颠簸
              (3)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________
              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壳
            • 5. 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甲)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图乙)
              (1)据图甲判断,石羊河总体流向为___________,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__________;深度1.6米处是___________沉积,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材料一:
              石羊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

              (1)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_______河,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______;深度1.6米处是______沉积,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
            • 7.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京时间),我国四川汶川县(31.0°N,103.4°E)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破坏性巨大。
              资料二: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人类对地球内部的认识,主要是通过测知__________而得到的。
              (2)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3)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感受是
              [     ]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4)结合材料二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
                  速变化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________,D+E________,F+G________。
            • 8.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珊瑚礁是指珊瑚群体死后其遗骸构成的岩体,珊瑚礁的主体是由珊瑚虫组成的,珊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这些石灰石经过以后的压实、石化,形成岛屿和礁石,也就是珊瑚礁。珊瑚一般要生长在水温22-300C且有一定盐度的海水中,同时其光合作用还要求有充分的光照。
              材料二:"世界珊瑚礁分布示意图"。
              (1)我国地质和古生物科技工作者,曾多次在喜马拉雅山山坡上找到珊瑚化石,请由此推测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古地理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巴西东北海岸海域海水温度在25~32℃之间,但珊瑚礁并不多,分析缺少珊瑚礁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澳大利亚东北海域有大量的珊瑚礁,请评价这些珊瑚礁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