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下列一组景观图,分别是①南京中山陵、②布达拉宫、③庐山三叠泉瀑布、④广西漓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旅游资源通常被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    两大类,上述四处景观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是    (填代码).
              (2)人文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相比,其旅游方面的意义更多地表现在    
              A.探险、猎奇   B.游乐   C.疗养   D.教育性
              (3)图中旅游景观的丰富多彩,说明旅游资源具有    性,漓江独特的山水地貌和号称“庐山第一奇观”的三叠泉瀑布,是其他旅游景区所不具备的,这体现了旅游资源的    性.其中    (代码)旅游景观的可创造性,也充分体现了它们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旅游景区每年都吸引大批中外旅游者,这主要体现旅游资源的    性,但旅游资源的    性,意味着旅游景观的欣赏不会破坏旅游资源本身,只要正确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就会长久存在.
            • 2. (10分)【旅游地理】

              哥斯达黎加位于中美洲,东临加勒比海,西靠太平洋,这里拥有茂盛的原始雨林,90%的生物都生活栖息在树上,旅游者想要体验真正的热带雨林风光,就要到吊桥上走一走,才能领略其热带雨林特色。

                                        图10

              分析旅游者到热带雨林游览要走吊桥的原因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 3. 【旅游地理】

              茵莱湖是缅甸第二大湖,湖面海拔970多米。茵莱湖遍布“水上浮岛”,主要是当地人把湖上漂浮的水草、浮萍、藤蔓植物等聚集起来,覆盖上湖底淤泥,修筑而成。浮岛可用竹篱固定在水面上,也可在湖中漂移。人们在岛上筑屋生活并从事瓜果蔬菜、粮食种植,因而成为著名旅游景观。

              从气候角度,说明11月至第二年的3月为茵莱湖旅游最佳季节的原因。

            • 4. (2014•钟祥市校级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拉萨河谷宽坦,平均海拔为3600米,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却高于北京3-4℃,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北京10-11℃,因而气候更加冷暖宜人.拉萨河谷的大气含氧量约为海平面的65%,外来人员总因高原缺氧而产生心理畏惧.拉萨河水资源为105亿立方米,浇灌着河谷26万亩良田沃土,粮食年产量超过9万吨,农区的人均占有粮883公斤,是西藏三大粮仓之一.
              材料二:据了解,从2013至2022年,拉萨市将在拉萨河谷规划用10年时间造林绿化河谷及两岸山体,项目总投资100亿元.
              材料三:拉萨河谷位置(如图所示)
              (1)分析拉萨的气候与北京比更加冷暖宜人原因.
              (2)指出拉萨河谷造林绿化项目的环境意义.
              (3)有人提出将拉萨打造成避暑的旅游城市,也有网友对此表示吐槽.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从自然条件上说明网友吐槽的理由?
            • 5.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进行了第30次科学考察.科考船从上海出发,经过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与阿根廷的乌斯怀亚两个港口,首次完成环南极航行.读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雪龙”号从上海到弗里曼特尔所经过的气压带和风带名称;
              (2)指出图中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分析其共同的形成条件;
              1985年2月20日,在南极洲乔治王岛上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2014年2月8日,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正式竣工
              (3)指出长城站和泰山站在位置上的主要差异;
              南极地区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陆地绝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气候终年酷寒;
              (4)分析南极地区气候终年酷寒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到南极地区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5)说出南极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
            • 6. 中部地区被称为“浅内陆区域”,随着“中部崛起”,中部地区显现出强大的发展后劲。读中部地区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评价A景区的交通条件,并对该景区的开发提出相关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景区的旅游开发对当地的环境有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青藏铁路的通车标志着西藏旅游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读下列有关青藏铁路通车前后旅游业发展变化图(左)及游客月份分配图(右)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西藏自治区自然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太阳紫外线辐射强,日温差大
              B、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
              C、高山峡谷,冰原广布
              D、水力资源、地热资源丰富
              2、下列有关西藏旅游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

              A、1990年前旅游者很少,且基本无变化
              B、地广人稀,环境承载量大
              C、游客集中在4~9月(或夏半年)
              D、1990年后国内旅游者数量逐年增长,且有加快增长的趋势
            • 8. 读图,回答问题。
              (1)该地旅游发展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拟在荒地处建几处人文景观,需要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
              (3)该地的山地、森林、空气为什么以前不能成为旅游资源?这对于我们开发旅游资源时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调查中发现,森林公园内各种塑料袋、水果皮等废弃物随处可见,游客任意践踏草地。为了保护绿地,请你为该景区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阅读下面图表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甲、乙两省份的重点旅游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甲、乙两省份2008年旅游业数据统计表。
               

              (1)分析甲省和乙省的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
                                                                                                                                                                              
              (2)分析乙省旅游业收入高及甲省2008年旅游收入明显下降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