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下图,回答1—2题。

              1.下列城市与图中a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一致的是
              [     ]

              A.包头
              B.合肥
              C.巴西利亚
              D.开普敦
              2.下列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中,适合a城市的是
              [     ]

              A.在周围地区建立卫星城,疏散城市中心区人口
              B.大规模扩大城市面积,增加城市人口
              C.严格禁止工业“三废”的不达标排放
              D.将有污染的工矿企业全部迁出市区
            • 2. 下图为兰州市和拉萨市地形图,读图完成1—3题。

              1、对两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河流提供水源,是两城市形成发展的根本原因
              B、地形条件使两城市大致沿东西方向发展
              C、拉萨气温年较差大于兰州
              D、兰州种植业开发潜力巨大
              2、作为西北工业重镇,兰州的大气环境质量近年来虽有很大改善,但仍堪忧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河谷地形昼夜山谷风的转换,利于污染物扩散
              B、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春季和初夏的沙尘暴
              C、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出路
              D、治理污染的重点应该进行南北两山的绿化工作
              3、拉萨城市规划的总原则是“城中限高,城外限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中心城区以外,以大面积住宅区、工业区的开发为主
              B、中心城区限制建筑物高度,保护城市特殊风貌
              C、周围山地大规模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
              D、修建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 3. 下图为我国长江沿岸某城市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城市准备规划建设一个高新科技工业园,该园应该布局在
              [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为了治理区域④对城市的空气污染
              [     ]

              A、将化肥厂全部永久关停
              B、将印染厂迁往区域⑥
              C、将石油化工厂迁往区域⑤
              D、修建东南—西北走向的绿化带
            • 4. 读下图,回答1~2题。

              1、从图中可知,武汉城市圈内城市的等级有
              [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2、随着武汉城市圈的形成和发展,一个有机大都市将要形成,那么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     ]

              A、城市热岛效应将要加强
              B、城市失业率将要增加
              C、城市雨季内涝现象增多
              D、城市治安会比较困难
            • 5.     若大气降水是100%,以前渗入某城市地下和转化为城市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50%和10%。随着城市化进程,现在渗入地下和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32%和43%。据此回答1—2题。
              1、产生城市地表径流比重增加的原因是
              [     ]

              A、城市气候异常,导致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B、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C、城市开挖了数条人工河道
              D、城市绿化面积减少,道路与建筑用地面
              2、该变化不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     ]

              A、城市河道发生洪水的频率相应减少
              B、城市河道中悬浮固体和污染物含量增加
              C、城市地表的蒸发、蒸腾数量相对减少
              D、城市可利用水资源减少
            • 6. 读下表,回答1—3题。


              1、上表说明

              [     ]


              A、1950~1980年,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均缓慢
              B、1980~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慢
              C、1950~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均超过农村人口
              D、1950~200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发达国家
              2、上表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趋缓
              B、发达同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C、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过剩更明显
              D、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
              3、不少城市由于人口和家庭小汽车数量猛增,导致交通拥堵。下面关于一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看法,正
                  确的是

              [     ]


              A、在城市中心建环行道路,并大量建设停车场
              B、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络并加强交通管理,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C、限制家庭小汽车的增长,设立无车日,倡导步行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车流量
              D、将生活区和工业区布局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市民流动量
            • 7.     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雏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地面上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回答1—2题。
              1、相对于“内含式”而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取“外延式”的城市化扩容模式,其直接
                  原因是

              [     ]


              A、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数量多
              C、人口密度小
              D、经济发展水平快
              2、若我国也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则

              [     ]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B、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
              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 8.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地质灾害在世界许多城市出现,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严重灾害之一。下图为“地下水漏斗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城市地质灾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城市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城市建筑群过于密集
              B、城市水漏斗区一旦形成无法消除
              C、城市地面下陷主要原因是过量开采地下水
              D、沿海城市地面沉降导致排洪受阻
              2、为及时掌握地面沉降动态,可采用的较为便捷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遥感
              B、全球定他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 9. 下图为“近年北京市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污染水平的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1~3题。

              1、北京市二氧化硫污染物主要来自
              [     ]

              A、市民大量的取暖设备
              B、工业企业废物的排放
              C、交通工具
              D、石油工业
              2、二氧化硫达标排放大约开始于
              [     ]

              A、1999年
              B、2000年
              C、2003年
              D、2001年
              3、下列措施不利于北京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放量的是
              [     ]

              A、政府行政干预
              B、大力发展重化工业
              C、关闭部分污染企业
              D、产业结构调整
            • 10.

              阅读材料,回答下题。材料一:据国家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产生的垃圾约有l.5亿吨,目前多数城市处埋垃圾的办法是将垃圾运到城外堆放、填埋或焚烧。
              材料二:科学的城市垃圾处理流程示意图

              关于我国目前多数城市处理垃圾办法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方法简单易行,值得大力推广②容易产生许多环境问题,如污染土壤、污染大气等③堆放占地过多,应调整为以填埋为主,以有效减少占用土地④容易形成垃圾围城现象,影响城市环境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