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自然灾害】(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初,美国部分地区经历了持续多日的暴风雪和冰冻天气,美国中西部地区经历了-35℃的超低温天气,受灾严重范围广。下图是美国地形简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题

              (1)简析此次美国超低温冰冻天气受灾范围广的原因,(4分)

              (2)简述此次冰冻天气对美国生产生活的影响(6分)

               

            • 2.

              阅读相关材料及示意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北京时间13时46分)发生在西太平洋国际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38.10N,142.60E,震源深度约20公里。甲国气象厅随即发布了海啸警报,称地震将引发约6米高海啸,后修正为10米。根据后续研究表明,海啸最高达到23米。

              (1)试述甲国东部海岸海啸多发的原因。(6分)

              材料二   2012年3月24日,去年在海啸中失踪的一艘甲国渔船出现在乙国境内,距离乙国夏洛特皇后岛西北只有120英里(193公里)。

              材料三   下图为该渔船海啸发生前与发生一年后所在位置示意图。

              (2)请分析此次事故中,甲附近海区渔船漂移到乙附近海区的原因及路径。(6分)

              (3)引发该次海啸的震级与引发印度尼西亚大海啸的震级相当,但海啸造成的人员伤亡却少得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海啸造成甲国人员伤亡较少的主要人文原因。(6分)

              (4)如果在甲地附近海岸布局核电站,试对其区位进行利弊分析。(8分)

               

            • 3.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有80%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一半左右。

              材料二  我国干旱灾害频次分布图。

              (1)图中C地干旱灾害较为严重,试分析说明该地干旱形成的自然原因。(6分)

              (2)你认为我国减轻干旱灾害可采取哪些措施?(4分)

               

            • 4.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1月2日超级暴风雪袭击美国22个州域,极寒和暴风雪覆盖了美国,部分地区出现创纪录的降雪,交通受到严重影响,受“极地气旋”影响,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出现零下41.7摄氐度的低温,创下美国有记录以来除阿拉斯加州之外的最低温度。部分地区积雪厚度近60厘米,气温低至零下40摄氏度,近一半(1.4亿)美国人受到影响。下图为此次超级暴风雪造成的雪灾示意图。

              试述美国出现超级暴风雪的影响因素及对美国产生的影响。

               

            • 5.

              (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太平洋西岸某热带海岸剖面。海岸线附近村庄因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而损毁。

              根据图文资料,推断此地可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种类,并说明理由。

               

            • 6.

              (10分)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数,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6分)

              (2)提出防御冰雹的措施。(4分)

               

            • 7.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4分钟后,巨大海啸来袭。损失难以估量。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本次日本海啸强度大的原因。(7分)

              (2)简述本次地震海啸对沿岸农业的可能影响。(8分)

               

            • 8.

              2010年10月26日8时30分,三峡工程首次达到175米正常蓄水位,这标志着三峡工程由初期运行期转入正常运行期。长江三峡地区,河谷深且岩层软硬相间,断裂构造发育。现在我们所看到库区的高低水位区间的岸坡,除了宽厚的堆积阶地以外,都是基岩裸露或碎石堆积,这是百年出现一次的洪水(水位涨落约30米)侵蚀的结果;但三峡水库形成后,水库水位每年涨落30多米,这意味着库水对两岸的侵蚀强度比自然洪水对两岸的侵蚀强度增强100倍。

               

              长江三峡枢纽工程正常蓄水后,分析对库区周围山体滑坡灾害的发生所产生的影响。

               

            • 9.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旺盛的积雨云中。下图是我国南、北方多年平均雷电日数的月份分配。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指出我国南、北方雷电日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2)简述雷电灾害的预防措施。(6分)

               

            • 10.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2012年第9号台风“苏拉”于7月28日08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生成后强度不断加强,31日14时台风中心位于北纬21.3°、东经124.1°,在台州东南偏南约88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气压975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 。根据省、市气象部门分析,并有可能于8月1日夜间到2日上午擦过台湾东北部一带沿海,然后向浙江中部、南部一带沿海靠近。

              (1)该台风给过境地区带来的自然灾害有哪些?(4分)

              (2)过境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积极预防?(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