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据伊朗媒体报道,伊朗西北部东阿塞拜疆省当地时间2012年8月11日16分53分发生6.2级地震,11分钟后,距震中约20公里的瓦尔扎甘地区发生6级地震。这是首次地震的最强余震。主震后还发生了约40次余震。西北部震区6个村庄在地震中被夷为平地,已造成至少250人死亡、约2000人受伤,遇难者大多数居住在乡村地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伊朗西北部东阿塞拜疆省地震多发的地质条件。(4分)

              (2)说明此次地震人员伤亡惨重的原因。(6分)

               

            • 2.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下图为发生在我国某海区的某次风暴潮的海面水位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请说明此刻渤海地区的风向及受灾严重的地区。

              (2)请说出减轻风暴潮灾害的措施。

               

            • 3.

              [自然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飑线是指带状的雷暴群所构成的风向、风速突变的一种中小尺度的强对流天气。图1为2013年3月19日19时10分,福建的飑线雷达图(雷达回波强度值越大,降雨、降雪可能性越大),此次飑线天气造成福建多地受灾,福州部分地区内涝严重。图2为福建断裂带分布示意图。

              图1                            图2

               

              (1)指出此次飑线天气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9分)

              (2)简述福州为减轻城市内涝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 4.

              [自然灾害] 飑线是指带状的雷暴群所构成的风向、风速突变的一种中小尺度的强对流天气。下左图为2013年3月19日19时10分,福建的飑线雷达图(雷达回波强度值越大,降雨、降雪可能性越大),此次飑线天气造成福建多地受灾,福州部分地区内涝严重。下右图为福建断裂带分布示意图。

               

              (1)指出此次飑线天气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9分)

              (2)简述福州为减轻城市内涝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 5.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示意1950~1998年我国南方某山区洪、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变化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1950—1998年该区域洪、旱灾害的变化特点,并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形成原因。(7分)

              (2)简述当地政府为减轻洪旱灾损应采取的措施。(8分)

               

            • 6.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某群岛国家的地理位置”,回答问题。

              指出图示国家每年重点防范的气象灾害,并简析该国此类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 7.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湖北省水利厅消息,2013年5月24日8时至26日14时,湖北省自西向东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据湖北省水文部门分析,发生暴雨的有77个县市区。十堰、宜昌、荆门、恩施等市州16个县市区受灾,受灾人口24.22万,受灾农田34.1万亩,倒塌房屋98间,暂无人员伤亡报告,各类直接经济损失6416万元。

              材料二 2013年6月26日9时统计,阿勒泰、塔城、喀什、乌鲁木齐4市(地区)5个县(区)8400余人遭受洪涝灾害,4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近1000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700余公顷,其中绝收近30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600余万元。

              (1)比较材料一、二中所述洪涝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的主要差异。(4分)

              (2)简述洪涝灾害的危害。(6分)

               

            • 8.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 干热风又称“火风”,是小麦生长发育后期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是我国北方冬麦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干热风一般出现在5月初至6月中旬,此时正值华北、西北及黄淮地区小麦抽穗、扬花、灌浆时期,干热风导致植物蒸腾急速增大,造成小麦灌浆不足甚至枯萎死亡而减产。

              材料二  华北平原近50年来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如下列问所示)

              (1)描述华北平原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特征。(4分)

              (2)提出华北平原减轻干热风危害的具体应对措施。(6分)

               

            • 9.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3年1月,印度北方大部分地区持续出现反常的低温现象,多地气温创1969年以来日最高气温新低,致使100多人丧生。此外低温天气还形成了稠密的冷雾,对当地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仍在不断持续和加大。

              (1)受低温天气影响,会给当地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6分)

              (2)分析低温天气给印度造成影响程度较大的原因。(4分)

               

            • 10.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我国寒潮、台风路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寒潮发生时,农作物受害最严重的是什么季节? 哪些地区几乎不受寒潮影响? (4分)

              (2)由图知我国华南地区受台风影响最为频繁,其中广东、海南最为严重。面临台风的到来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