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A.海洋地理 

              2016年3月8日,江苏省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根据《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发布江苏海域海浪Ⅳ级警报(蓝色)。下图是该日等海浪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海岸物质组成,江苏省海岸类型多为               海岸。该类型海岸适合发展                         (产业)。 

              (2)江苏盐城因盐而名,但盐城以南和以北获取海盐的方法和时间有区别,试分析原因。

              (3)该日,江苏省南部沿海等海浪高度线较北部沿海               ,说明了               。 

              (4)为减轻此类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可采取的措施有                。 

              B.环境保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有着“中国太阳城”之称的山东德州建成的世界太阳能地标性建筑——日月坛(微排大厦)正向世人展示着“太阳能鸟巢”的魅力,这里将成为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的主会场。日月坛是世界上最大的集太阳能光热、光伏、建筑节能于一体的高层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达到7.5万平方米。而且采用全球首创太阳能热水供应、采暖、制冷、光伏发电等与建筑结合技术,节能效率高达88%。

              材料二 各种能源发电成本比较图。


              材料三 新疆达板城简图。

              (1)太阳能、风能是清洁能源。我国下列省区中,太阳能和风能都很丰富的是__            __(填正确项字母)。 

              A.福建             B.黑龙江     C.四川             D.甘肃

              (2)结合材料,分析日月坛在利用太阳能方面的优缺点有哪些? 

              (3)唐代诗人岑参曾以“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诗句来形容新疆多大风。民谚说:“达板城,老风口,大风小风天天有。”结合材料三说明该地多大风的原因。 

                                                     

              (4)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 2.

              【旅游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西方国家南极商业旅游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最初的几十人开始缓慢递增。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南极旅游国。根据国际南极旅游业者协会披露的数据,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世界各国到南极旅游的总人数为37405人。其中,我国游客3367人,数量仅次于美国和澳大利亚。在此之前,国际南极旅游业者协会甚至没把中国列入其游客数据统计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改变着传统的旅游模式,把更多可支配收入用于探险式旅游。

              【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同答相关问题。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增多,国内许多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垃圾处理设施运行超负荷、处理能力不足已现端倪。住建部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有1/3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5万公顷。垃圾处理已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还是社会问题,更是民生问题。目前多数国家采用循环利用、焚烧发电、填埋降解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分类回收都是第一步。

              请你根据以下垃圾分类回收的标识,从小任意选择五个确定其含义。

            • 3.

              【环境保护】

              江西赣州南部的信丰县稀土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地越来越多个体老板或私营企业先把矿山上所有植被铲除,然后挖土浸泡开采稀土资源(当地俗称“搬山运动”),每开采1吨稀土,排放1000吨废水,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影响。

              分析信丰县“搬山运动”式的稀土资源开采造成的危害。

            • 4.

              【环境保护】读某国主要农作物分布及区域略图。

              据图,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该国南北方地区人类活动产生环境问题的差异。

            • 5.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封山育林是南方低山丘陵区防止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但要使其真正实现,必须首先解决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广东省兴宁县解决此问题的措施之一是向农民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请分析,假如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广大农村普遍使用煤炭,将会带来那些不利影响。

            • 6.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某企业在M地(图7)开采有色金属矿,分析若不合理开采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降低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 7.

              环境保护

              页岩气是以游离或吸附状态分布于页岩层或泥岩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其温室效应远大于二氧化碳).目前页岩气开采的主要方法是钻井后将大量含有支撑荆(主要成分为沙、盐酸、苯等,主要起支撑裂口的作用)的高压水注入到地下页岩层内,使页岩破碎并释放出岩石中的天然气.

              试简述开发页岩气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

            • 8. 分析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大理石(岩)是地壳中原生的各类石灰岩经过地壳内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的变质岩,是优良的建筑材料.现代社会对大理岩的大规模开采、工业化加工、国际性贸易,使其装饰板材大批量地进入建筑装饰装修业.云南省大理市,以质量好、储量大、埋藏浅的大理石矿藏而扬名中外.

                云南省大理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地质公园”、“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自古以来大理白族(当地主体民族)的能工巧匠们常选取具有成型花纹的大理石通过人工切凿、打磨,制作大理石画,还根据大理石的石质和画面特征制成屏风、挂屏、花盆、笔架、花瓶、砚台、图章、茶具、石臼,以及桌面、凳面、靠背等,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目前大理白族的大理石手工艺品已成为当地旅游市场的主要旅游产品.

              (1)简析有利于大理市大理石矿藏形成的地质条件.

              (2)试述大理石矿藏开发对大理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3)简析大理市大理石矿藏在现代大规模工业化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4)简述现代大规模工业化开发大理石矿藏对大理市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 9. 请考生在三道题中任选一道做答。如果多选,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A【地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四川某省景区平均海拔4800多米,景区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下图位该景区各月游客数量比重饼状图。

              (1)分析该景区7、8月游客数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

              (2)说明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可能对当地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B【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陕西关中地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据《明史•五行志》 记载:“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游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震不止。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

              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C【地理-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漫天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下图是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

            • 10. 【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2014年1、2月,全国中东部地区多次陷入严重的雾霾天气,尤其是京津冀地区更为严重,大气中含有大量含氮有机颗粒物。下图表示在不考虑政策措施对能源需求和社会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我国的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产生量的预测情况。

              材料二: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调动3.4万亿人民币资金投放到生态环保的领域, 2013年 2月 6日国务院要求加快技术更新加快油品质量升级以减轻大气污染。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能源消费带来的问题。(2分)

              (2)简析2014年1、2月我国东部地区大范围雾霾形成的人为原因。(2分)

              (3)材料二体现的环境管理手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为缓解我国资源和环境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能源开采和利用领域应分别采取哪些措施?(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