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根据下图分析回答:

                                      

              (1)填出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所代表的字母所表示的数码。

              A.水利设施、水产资源被破坏     B.扩大耕地面积  

              C.开垦草场                     D.粮食不足

              E.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F.围垦湖海   

              G.旱涝灾害增加                 H.毁林开荒

                                                                      

                                                                        

              (2)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产生的原因是                                         

            • 2.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3分)

               

              37. 据图1说明大气保温作用发生的过程。(4分)
              38. 据上图分析人类活动是如何加剧全球变暖的。(3分)
              39. 以全球变暖为例说明人类活动是如何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产生影响的?(6分)
               
            • 3. 读下列资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1)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
              (2)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 4. 读“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将备选答案的代号填入相关的空格内。
                  A. 气候恶化      B. 水旱灾害增加
              C. 农业减产      D. 土地肥力下降
              E. 威胁人类生存    F. 全球变暖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⑥_____
               (2)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要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必须走_____。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众参与是一个重要方面,下列哪些行动符合这一要求_____。
                  A. 实行垃圾分类存放
                  B. 充分享受生活,购买象牙雕刻的工艺品,用野生鸟类羽毛装饰房间
                  C. 逢年过节,给新朋好友寄送贺卡     D. 出门乘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
                  E. 购物时,自备布袋或篮子           F. 建议家人购买小汽车,提高消费档次
            • 5.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漫画“动物的对话”

              材料二  2012年三月31日20:30-21:30,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FF)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再次展开,主题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位环保家。该宣传旨在鼓励个人、企业和政府都来关注环境问题并付诸行动。
              材料三  “1870-1990年全球气温变化图”和“1900-2100年预测海平面变化图”

              (1)材料二中漫画所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产生上述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有哪些?(6分)
              (2)世界自然基金会(WFF)为什么发起“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6分)
              (3)请把材料三中预测海平面上升情况的序号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中。(4分)
               
              能源供应配合比例转为偏向低碳燃料和天然气,提高能源利用率
               
              能源供应和需求状况不便
               
              21世纪前半叶转换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21世纪后半叶转换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 6. 读南极上空臭氧含量变化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臭氧含量最低值约为       DU(为多布森位)当臭氧含量在   DU时称臭氧层空洞。南极臭氧空洞在     季最大。

               
              (2)臭氧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层,该层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      ,主要是因为                 。
               
              (3)消耗臭氧的物质主要是人为排放的            。就南北半球而言,这类物质主要来自    半球,经             输送到南极上空。
               
            • 7. 读“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外圆A代表________,内圆B代表________。
              (2)图中箭头①表示人类通过________从环境中输入________,箭头②表示人类通过________活动向环
                  境中输出________,箭头③表示人类的________,箭头④表示________。
              (3)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可用图中箭头________表示;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可用箭头________表示;酸雨
                  可用图中箭头________表示;植树种草可用图中箭头________表示。
            • 8. 读"产品在社会中的一般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各环节代表的含义分别是:A____,B____,C____。(填序号)①运输销售②使用③采集处理
              (2)图中的各环节,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绿色产品是指生产和消费对环境都不造成污染的产品。选用绿色产品,倡导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已成为时尚。广泛使用绿色产品带来的影响有____(选择填空)。A、增加碳排放量B、减少环境污染C、提高资源利用率D、降低生活质量
              (4)列举两项生活中公众可以普遍参与的绿色消费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环境保护】

              2015年,中国手机的销售量达5.39亿部;中国人更换手机的频率为8~12个月;除了塑料和电解液之外,手机中还含有铜、铝、锡、铅、汞、金、银等多种金属;大部分手机里对环境可能有害的物质至少有20种,一块电池的锡含量能污染6万升水,这些水量可以满足一个人一生的饮用。

              简述防治废旧手机危害的主要措施。

            • 10.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甘肃河西走廊农户在干旱荒漠地区,大规模发展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如图)为主的设施农业。从1993年到2014年,用于种植瓜果、蔬菜的阳光设施棚数量增长了800多倍。

               


              分析在河西走廊大规模建设阳光设施棚的环境效益。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