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人类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树立正确的(  )
              A.世界观
              B.环境伦理观 
              C.价值观 
              D.传统伦理观
            • 2. 读下图完成第9~10题。

              9.该图显示的是
              A.城市地表径流利用系统  
              B.城市污水利用系统
              C.城市雨水利用系统
              D.城市地下水利用系统 10.图中右侧的深井,所发挥的作用是 A.滴灌       B.漫灌     C.回灌地下水    D.抽取地下水
            • 3.     读我国某区域1950年和2000年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次生盐渍化  B.水土流失       C.水污染      D.土地沙漠化
                  2.该地区的城镇分布的特点及成因是
                   A.沿公路分布——交通便利          B.分布在森林里面——环境优美
                   C.沿河流分布——水源充足         D.选择地形平坦处随机分布
                
            • 4. 图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D.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2. 我国政府1998年下令洞庭湖地区实施退田还湖,主要原因是           
              A.洞庭湖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 5.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①引起大气污染    ②造成资源浪费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6. 读下图“我国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第1--2题。
               
              1.图中D区域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A. 全球变暖      B.水土流失      C. 土地荒漠化    D.酸雨
              2.该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是:
               ①森林的大量砍伐               ②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
               ③汽车尾气的排放               ④燃烧煤碳产生的废气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7. 图为某区域平均每万元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量和该区域产业CO2减排效率示意图。依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CO2排放总量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②我国CO2减排效率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  ③南部沿海因高耗能的重工业比例小,减排压力较小  ④西北地区减排效率最低,主要原因是科技水平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8. 2012年2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大多仍采用PM10的监测数据。图11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的PM10月平均浓度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城市的PM10月平均浓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4-5月PM10浓度较高,梅雨是主要影响因素   
              B.7月前后PM10浓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降水较多    
              C.3月前后出现PM10高值主要与该市人口急剧增加有关                  
              D.影响该曲线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交通工具数量的变化 2.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导致PM2.5降低的是    ①大风大雨   ②火山喷发   ③盆地地形   ④空气对流强烈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9. 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下图为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完成1~2题。

              1.“八水绕长安”德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
              A.水平诸断     
              B.褶皱凹陷   
              C.断裂陷落    
              D.水平张裂 2.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被破坏      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 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
            • 10. 读下图完成第1~2题。

              1.该图显示的是
              A.城市地表径流利用系统  
              B.城市污水利用系统
              C.城市雨水利用系统
              D.城市地下水利用系统 2.图中右侧的深井,所发挥的作用是 A.滴灌       B.漫灌     C.回灌地下水    D.抽取地下水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