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再也想不起你的颜色/你是否真有过那些湖蓝、碧蓝、湛蓝/深蓝、孔雀蓝/”———于坚《哀滇池》。图1示滇池及周边地区,图2示意昆明人口与滇池水质随时间变化。

              图1                              图2

              (1)分析造成滇池水质变化的人为原因。(9分)

              (2)简述滇池水质变化带来的危害。(6分)

               

            • 2.

              【选修6——环境保护】

              RCWA指数是指某区域可用清洁水资源量与该区域用水总量之比。下图示意1983—2008年我国东部某特大城市RCWA指数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市1996年前后RCWA指数变化特点的差异,并分析1996年前指数变化的原因。(7分)

              (2)简述当地政府为提高RCWA指数应采取的应对措施。(8分)

               

            • 3.

              (10分)【环境保护】

              被誉为“高原明珠” 的洱海是云南第二大高原湖泊,面积250km2,属澜沧江——湄公河水系。

              近些年来,洱海污染日益严重。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洱海的主要超标污染物是总磷和汞,其中总磷污染最为严重。l996年和1998年,洱海两次爆发全湖性的“蓝藻”危机,水体透明度由3~5m下降到0.4~1.5m。 洱海1992~2001年保持在中营养水平,现正处于中营养向富营养湖泊的过渡阶段。洱海在1993~2000年间,总硬度和总氮上升趋势明显。

              洱海流域的水环境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环境质量下降;洱海湖滨湿地破坏严重;入湖河流水质状况恶化;湖泊富营养化加重;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不协调。

              请你找找洱海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你认为治理洱海水污染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 4.

              下面是我国已经签署的一些国际多边协定,读后按要求回答。

              ①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②关于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

              ③控制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公约

              ④干预公海油类污染突发事故国际公约

              ⑤国际捕鲸管制公约

              ⑥生物多样性公约

              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⑧核事故及早通报公约

              1.这些公约的签订说明我国积极参加              环境保护活动。对于气候                   蔓延等跨国问题,必须进行       合作,同时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以上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性原则。

              2.上述公约中,属于保护生物资源的是              ;保护大气的是           ;保护海洋的是               ;防止固体污染物的是                       

              3.保护生物资源种类,体现了人与生物之间的              原则。

               

            • 5.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横贯上海中部的苏州河附近分布着机械、锻造、纺织、造纸、印染、蓄电池、电镀、搪瓷等百余家大小工厂,码头连绵不断,舟楫林立,这里早已成为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带。然而随着上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苏州河河床变浅了,河道变窄了。在海潮和上游来水的共同作用下,汛期水位往往会高出地面,岸坝几度加固加高。河水的黑臭现象日益严重,鱼类活动绝迹。多年来,上海市人民政府把治理苏州河作为建设一流城市的重要实事和标志性工程,决心将它改造成清新而充满诗情画意的观光河。

              1.图中A、B、C三地中污染最严重的是________地。试列举该地三个主要的污染源(除附近工厂污染源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根据材料分析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3.环境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 6.

              读以下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夏季,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分布着烧烤羊肉串的摊点,旺旺的木炭火把路边的绿化树都烤黄了,让人不禁联想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诗句。

              材料二 每年世界环境日的时候,环保志愿者们都走向街头进行环保宣传活动。多数人群仅对活动派发的礼品感兴趣,对环保知识却无人问津。很多行人将志愿者们派发的宣传单随意乱扔,充分显示了群众对环保知识的冷漠。

              1.两则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炭火烤焦了绿化树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众参与环保的基本态度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为一名现代中学生,我们在参与环保活动中,应抵制哪些不良行为?

               

            • 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在经过马拉松式的13天艰难谈判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19日下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任重而道远。

              材料二 201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旨在倡导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培养绿色生活习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共同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材料三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而对发展中国家暂时不做减排要求;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每分解一吨标准二氧化碳,就可多排放一吨相应气体,即获得一吨排放权。2008年中国某公司与丹麦签署二氧化碳减排贸易协议,丹麦将向中国购买63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指标。

              1.目前全球气候变化最主要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反映出国际环境保护合作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并进行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对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个人角度谈谈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 8.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一副大观楼长联描绘出了“高原明珠”滇池的绝美画卷。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南侧,是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被称为云南的母亲湖。

              千百年来,滇池一直是昆明地区群众赖以生存的重要水源,具有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渔业、航运等多项功能,对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滇池地区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与滇池自净力减弱的矛盾日益突出,致使滇池水体饱受污染之苦,水质富营养化速度加快,滇池外湖水质沦为劣五类。“为了母亲湖”、“救救滇池”的呼声日益强烈。

              滇池污染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切实开展滇池治理工作,出台了保护滇池的法规,确定了综合整治的规划,专门成立了昆明市滇池保护专职机构等。

              工作人员在清除滇池水域的蓝藻和污染物

              1.滇池按成因属于(  )

              A.河迹湖           B.构造湖           C.火口湖           D.冰川湖

              2.由材料可以看出导致滇池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鉴于上述原因,环境管理对于其管理对象的约束方向分别是怎样的?

              4.材料中滇池治理工作的措施主要体现出的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下图为“1951~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市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总体上为________度。我国北部的沙尘暴多发生在________季,主要因为该季节我国北部地区气候________,植被稀少,且常有________天气系统活动,风力强劲。

              3.首钢集团的搬迁使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首钢搬迁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是(填选项字母)(  )

              A.行政手段                             B.法规手段

              C.经济手段                             D.教育手段

              4.贯彻“绿色”理念,你认为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应采取哪些措施?

               

            • 10.

              【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图1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图2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铅、镉浓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生产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4分)

              (2)下列示意图①、②、③能正确表示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循环过程的是________(2分)

              (3)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