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1年一场大饥荒正在非洲东部蔓延。据世界粮食计划署估计,肯尼亚、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苏丹和南苏丹等几个国家受灾人数超过1100万。世界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粮食危机,被视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目前,面临粮食危机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2)读图2分析造成世界粮食不安全主要原因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加拿大、法国和印度都是世界上的小麦生产大国,简述印度和美国小麦生产特点的差异                                                                                                              
              (4)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消费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

              材料二:
              1999-2003年我国耕地变化情况分析

              (1)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开发复垦增加耕地最多的年份是_______年;耕地减少最多的年份净减少量达_______万平方千米。
              (3)1999-2003年间我国耕地数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而因自然灾害损毁造成耕地减少的比例相对________(增加/减小)。
              (4)试从我国的气候、地形和水资源特点三方面分析评价我国粮食生产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5月2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降临到江苏省无锡市,市区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其罪魁祸首就是太湖蓝藻。
              材料二:
              1990—2001年太湖劣于Ⅲ类水质变化图和2005年太湖水质状况分布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1999—2001年太湖水质的变化趋势是 ,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人为因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锡市缺水属于______________(资源型或水质型)缺水。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从2002年起实施了
                  “引江济太”的调水工程,从图中可知,该工程位于太湖的________岸,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引江济太”调水工程对改善太湖流域水质状况起到哪些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