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一条“茶叶之路”与著名的丝绸之路并驾齐驱.中国的茶叶就是经此运往欧洲.它从福建武夷山的下梅村出发,途径西伯利亚,至圣彼得堡和欧洲,总长度达五千多公里.这就是中俄茶叶之路.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茶树生长的环境条件与优质乌龙茶的品质形成极为密切.在中低纬度海拔较高茶区,一般气候温和,日照短,昼夜温差较大,云雾弥漫,雨量充沛,土壤理化性能好,腐殖质含量较高,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并且,高海拔区茶树纤维素合成速度较为缓慢,鲜叶的持嫩性增强.
              材料二:图1中阴影区域为“我国乌龙茶起源地”

              材料三:西伯利亚地形图(图2)
              (1)据图文材料分析乌龙茶起源地适宜种植茶树的自然条件.
              (2)据局部等高线推断,AB两地何处更适合乌龙茶的种植,并分析原因.
              (3)该地区春季易受低温、霜冻的影响,为减少春茶产量及品质的下降,当地茶农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喷水,防茶树受冻,以减少损失,简析其地理原理.
              (4)分析叶尼塞河和鄂毕河河流泥沙含量差异及原因.
            • 2.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世纪90年代初,江苏率先在河蟹规模化人工育苗及扣蟹培育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使河蟹养殖业迅速崛起,江苏省通过规划引导,推动河蟹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逐步产业化.每年从9月下旬开始到12月,江苏阳澄湖大闸蟹陆续开捕,受人工、饲料等成本上涨因素的影响,大闸蟹“身娇肉贵”,身价比往年上涨15%至40%,仍供不应求.
              材料二“大闸蟹”首次进入欧洲可追溯到上世纪的30年代,目前已大规模的侵入欧洲.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运河,一位渔民一网打来没有期盼的鳗鱼、鲈鱼,而是欧洲人痛恨的百余只挥舞着双钳、长着褐色绒螯的中国大闸蟹.如今,中国人眼中的“天下第一美味”却成了欧洲人的生态灾难.
              材料三

              (1)说出江苏大闸蟹养殖业得以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2)推测大闸蟹在荷兰迅速繁殖的原因.
              (3)荷兰是海洋开发最成功的国家之一,有人说江苏借鉴荷兰开发的成功经验,有利于江苏更好地推进海洋开发,请结合荷兰和江苏地理条件的相似性谈几点依据.
            • 3. 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之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滩;但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时,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下面左图示意某区植物分布,右图为灌丛沙堆景观.

              简述绿洲边缘的灌丛沙堆在其不同发育时期对绿洲的影响,并提出灌丛荒漠生态保护措施.
            • 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并吸引大量省外人口.下图示意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粮食需求量减去粮食产量)的变化.

              概述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变化的基本特征,并简述原因.
            •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图1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图2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

              (1)瓜达尔港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2)喀什和瓜达尔两地气候的不同点是:        ,喀什终年干燥少雨的原因是:        
              (3)中巴铁路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4)印度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5)印度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许多繁华的古代城市不断受到沙漠的蚕食.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绿洲地区发展的启示是    
            • 6. 在全球化和产业重组的过程中,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扩散趋势越来越明显.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地理研究中常常用某一区域内某行业的就业人口密度(即某单位面积中某一行业就业人口的多少)来衡量该行业在该地区的集聚程度.就业密度的变化可以反映行业的集聚和扩散趋势.

              (1)由图甲可见,与2000年相比,2009年上海的黑色金属冶炼业就业入口密度大幅下降,而长三角其他地区密度仍然很低.这主要是因为该行业属高耗能的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在上海产业调整中,部分产能被淘汰或转移.长三角其他地区由于矿产资湖、能源匮乏,该行业-直不是重点发展行业.据此,以2000年为基准,分别分析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2009年就业人口密度的空间变化及主要原因.
              (2)归纳2000年到2009年上海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策略,并评价其合理性.
            • 7.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气候统计图和河流水位年变化图.图3为图1中乙地的气候统计图.图1中丙第广泛栽植可作为优良造纸原料的辐射松,生产纸浆出口.

              材料二:我国新疆吐鲁番出产的甜瓜深受市场欢迎.某企业欲咋乙地开辟海外甜瓜生产基地,开拓国际市场.
              (1)简述甲地河流水位特征,并分析成因.
              (2)简述乙地种植甜瓜有利的自然条件.
              (3)简述丙地栽植辐射松和发展纸浆出口的自然优势.
            • 8.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图1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

              材料二: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1)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
              (2)长江江苏段    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说明理由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
              (3)苏州某组织制造企业研究是否前往安徽的方案.如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要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