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图(大气水平运动及其作用力示意图),回答问题(7分)。

              (1)此图表示的是           (近地面或高空)的大气水平运动,位于          (北或南)半球 。    

              (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           ,代表地转偏向力的是         

              使大气运动的直接动力是         ,使风减弱的力是           。

              (3)图的上方为北,则风向为           风。        

               

            • 2.

              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5),回答下列问题。(20分,每空2分,标示的除外)

              (1)图13中气压带D的名称是                      。                    

              (2)画出风带C的风向。

              (3)图13中气压带A与气压带B控制下的大陆西岸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其主要原因是                                。      

              (4)气压带、风带随                       南北移动而移动;以北半球为例,夏季向        (方向)移动。

              (5)在图13中B、C带交替控制下的大陆西岸,其干湿状况为冬季         ,夏季       

               

            • 3.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10分)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E           带  C          带   A         

              (2)大陆西岸受C、D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其特点是夏季        ,冬季        

              (3)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表上运动,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                

              (4)在图中近地面B       (风向)、D       (风向)。

               

            • 4.

              (30分)我国曾出现了南方“千里冰封”,北方“干旱少雪”的南冻北旱的极端天气现象。世界气象组织官员说,这种现象可能与拉尼娜现象有关。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冻雨是高空的冰晶、雪花下降到距地面2 000~3 000米时,因周围温度升高而融化成为低于0℃的过冷却水滴,当这些过冷却水滴接触到温度低于0℃的地面或物体时,迅速结成晶莹透明的冰壳的现象。冰雨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图A、B、C三地中的____处。举例说明它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8分)

              (2)我国华北、黄淮等地曾大面积干旱,受旱面积较大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春小麦、冬小麦);中国气象局对此次旱灾进行了动态监测和预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6分)

              (3)控制我国北方大面积干旱的天气系统与形成冻雨现象的天气系统有何不同,请据此阐

              释造成北方大面积干旱的原因。(8分)

              (4)结合下图说明拉尼娜现象是如何产生的。(8分)

               

               

            • 5.

              (16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15)和两个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图16)。

              材料二  图17为四地气温和降水资料示意图。

              (1) 图15表示的是________(南或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2分)

              (2)图16中A、B、C、D四地,常年在图15中⑥带控制下的是________,其形成的气候类型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分析该地降水多的原因。(10分)

              (3)材料二甲乙丙丁四幅图与图16中C地的气候类型相吻合的是________图,该气候类型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4分)

               

            • 6.

              (6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薰衣草芳香别样,被誉为“香料之王”。全球最著名的种植地位于法国普罗旺斯山区。

              材料二:读薰衣草生态习性(图甲)、普罗旺斯气候资料(图乙),普罗旺斯略图(图丙)。

               

              (1)分析普罗旺斯种植薰衣草有利的自然条件。(8分)

              (2)分析普罗旺斯冬夏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12分)

               

            • 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下图右图为非洲某区域图,左图为右图中乙国的放大图。

              材料二  近年来,图中乙国主动与中国积极合作,引进推广中国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在其北部地区种植高产水稻,以提高稻米产量,减少粮食进口,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材料三  图中甲国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国,石油出口收入占该国财政总收入的83%。但“黑金"并没有给这个国家带来希望,却遭受“石油的诅咒”:在过去35年里,石油收入超过4500亿美元,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第26位的最贫穷国,其失业率高达50%,60%的人口日生活费不足l美元,而且还是是世界上汽油最短缺的国家之一。

              (1)比较图中P、Q两段河流流量的差异,并从气候方面分析原因。(4分)

              (2)评价在乙国北部地区推广水稻种植的条件。(4分)

              (3)描述乙国(左图)城市分布的特点。(3分)

              (4)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甲国摆脱“石油的诅咒”提出措施。(3分)  

               

            • 8.

              读世界某区域简图,回答下面问题。(20分)

              (1)说明A、B两地年降水量的显著差异,并分析产生此差异的主要成因。  (6分)

              (2)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说明c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8分)

              中国是C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下表为C国进、出口我国的主要产品类型。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分别说出两国之间的贸易对各自经济的促进作用。(6分)

               

            • 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左下图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右下图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4分)

              (2)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4分)

               

            • 10.

              读该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的垂直运动),回答:

              (1) A处降水类型是(     ):(2分)

                甲.台风雨     乙.地形雨    丙.对流雨    丁.锋面雨

              此时东京的气候特征是                  。(2分)

              (2)该地区地表水的直接蒸发量很小,原因是                 。(2分)

              (3)来自本地区的水汽上升冷却降到地表,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           洋。(2分)

              (4)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少约20%,其原因是             

                              ,(4分)虽然降水量减少了,但流入河中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其原因是                           。(4分)

              (5)A地区土壤贫瘠的原因是?(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