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我国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图(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解放前,有一首民谣:“姑娘出嫁到远方,马路又远又长,走了三十三天哟,才到新郎帐房。”该民谣是对当时________山高谷深、地形复杂、交通落后状况的形象描述。(1分)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横断山区       D.四川盆地
              (2)铁路②⑤的修建成功,表明________。(多选) (2分)
              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B.先进的技术能有效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自然障碍
              C.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D.社会经济因素对铁路网规划影响特别大
              (3)修建铁路③④,共同面临着哪些自然条件方面的困难?(2分)
              (4)图示区域①路段在修建时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是什么?(2分)
              (5)铁路①③④建成后有哪些共同的社会经济效益?(3分)
            • 2. 读武汉轨道交通(包括轻轨和地铁)分布图(图1),影响武汉轨道交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图1
              A.地形起伏   
              B.河流流向     
              C.历史文化     
              D.城市布局
            • 3. 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A.城市间的距离缩短                    
              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
              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D.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 11.由图中信息预测,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 A.甲城             B.乙城            C.丙城            D.丁城
            • 4. 读我国已建成的高速客运铁路分布示意图,回答40~42题。

              40.假如图中四条高速铁路按同等级别建设,则平均每千米工程量最小、造价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1.高速铁路线④大致呈直线延伸,通过的城市不多,这主要是考虑 A.地形的限制                B.节省运营时间 C.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D.少占耕地 42.高速铁路线①④多采用“以桥代路”的举措,下列关于该举措的影响不包括 A.保护沿线地区的耕地资源        B.提高安全平稳运行和旅客乘坐舒适度 C.减少铁路对沿线城镇的切割      D.降低坡度,避免沿线地区水土流失
            • 5.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中国大规模的铁路建设目前正在各地全面展开。截至目前,全国正在建设的铁路重点工程达150条,总投资超过1.2万亿元。铁路建设投资已成为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有力支撑。据此回答36~37题。
              36.近年来,我国重点发展的交通运输是
              ①铁路运输 ②公路运输 ③管道运输 ④航空运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7.我国各地大规模进行铁路建设的最根本目的是 A.使铁路主干线更加畅通 B.缓解人口流动带来的巨大交通压力 C.加大铁路干线的货物运输量 D.适应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
            • 6. 读“构想中的兰(州)厦(门)铁路及沿线地区图”,完成21—23题。

              21.导致A、B两地气温年较差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夏季风 22.兰厦铁路沿线(      ) A.重庆—厦门段铁路走向大致为西南—东北方向         B.跨地势三级阶梯 C.自西向东河流径流年际变化逐渐变小                 D.均位于季风区 23.下列关于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地面沉降严重          B.E地水土流失严重                  C.G地沙漠化现象严重       D.图示河流在春季输入D湖的泥沙最多
            • 7. 读“江苏省铁路网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某班同学分组对各条铁路线进行综合调查,不应有的结论是:
              A.陇海线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一部分
              B.京沪线客、货运输的压力最大
              C.宁启线建设利于长江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
              D.新长线建设是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20.对扬州城市规划有重要影响的铁路线是: A.陇海线        B.京沪线    C.新长线      D.宁启线
            • 8. 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厦深铁路北起福建省厦门市,向南经漳州、潮汕地区至深圳,北接福厦铁路和在建的龙厦铁路,并与既有的鹰厦铁路相通,南连广深铁路和在建的广深港客运专线、广深城际和深茂铁路,是我国规划的“四纵四横”快速客运通道——杭(州)甬(宁波)深(圳)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纵线全程贯通后,将大大缩短浙江、福建、广东间的铁路运输距离,贯通中国经济“引擎”——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对带动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将极具意义。
              材料二

              (1)下列关于厦深铁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2分)
              A.起点和终点都是我国的经济特区
              B.建设厦深铁路有助于完善我国的交通网和巩固国防
              C.沿线地区人口稠密,很多地方被称为“侨乡”
              D.有利于促进沿线少数民族脱贫致富 
              (2)简述厦门港口发展的有利条件(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各写一点)?(4分)
                                                         
              (3)决定厦深铁路修建的因素是           ;厦深铁路的修建对可从哪些方面促进厦门港口的发展?(4分)             
            • 9. 读有关资料。回答有关问题:(共10分)
              资料:  南昆线是我区1997年新开通的一条现代化铁路。.铁路线穿过的地形区主要是云贵高原,地质条件复杂,多喀斯特地貌和地质灾害,这里贫困人口较多,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南昆线建成后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脱贫致富有巨大的效益。
              (1)从影响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考虑,致使南昆铁路至今才得以成功修建的原因有哪些?
                ①从自然方面分析:___________
              ②从社会经济技术方面分析:___________
              (2)南昆铁路修通后,可带动当地哪些产业的发展? ___________
              (3)若以航空运输代替南昆铁路,作为当地地域联系与经济发展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否可行?为什么?
               
            • 10. 表2示意近年我国广东、云南、河北、宁夏四省区部分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占全国的比重(单位:%)。据此回答6—7题。

              6.①、②、③、④对应的省区正确的是(  )
              A.①一云南
              B.②一广东
              C.③一宁夏
              D.④一河北 7.表中客运量最大和最小的省区数码分别是(  ) A.②和①    B.③和①    c.③和④    D.②和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