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双选题)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有
              A.优化农业结构                           
              B.实施人工增雨                           
              C.海水淡化                                         
              D.推广节水技术
            •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14年8月25日,我国“西气东输”三线工程西段全线开通。图22为“西气东输三线示意图”。

              图22
              材料二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近年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图23为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图23
               
              (1)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道已在中哈边境口岸阿拉山口实现了跨国对接。请指出中哈输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如果施工不当所造成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3分)
              (2)简述“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积极影响。(3分)
              (3)分析新疆适合长绒棉生长的区位优势。(2分)
              (4)从产品生产成本角度,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2分)
            • 3. 图1为“我国珠江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图1
              1.珠江流域作为一个区域
              A.占有一定空间          
              B.是主观随意划分的
              C.有明确的界线          
              D.内部的性质绝对一致2.图示流域中上游地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自然区位优势是 A.有色金属丰富                  B.工业基础好                   C.科技发达                 D.廉价水运
            • 4. 西气东输主要是将能源输入 (     )
              A.长江三角洲    
              B.环渤海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南地区
            • 5.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成“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18~19题。
              18.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A.石油、天然气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19.若“调水变为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 6.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8~9题。
              8.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9.我国政府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    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 7. 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回答1~2题。

              1. 关于“西气东输”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西部大开发,利于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B.使输出地的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
              C.减轻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压力           
              D.彻底改变上海能源构成,不会污染环境 2.“西气东输”管道的中段向北弯曲经过陕北,其主要目的是(    ) A.为加快该地区的煤炭外运               B.为提供、补充和调节气源 C.为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D.为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 8. 我国天然气资源在西部地区分布非常丰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北、华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目前这些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导致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西部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据此回答34—36题。
              34.材料主要说明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             B.改善西部的经济结构
                  C.为了发展西部的油气工业             D.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35.束缚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①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  ②西部人少,工农业相对落后,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
              ③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远不能满足大批量油气产田的生产和外运需要
              ④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
              ⑤中西部地区地貌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36.关于我国东西部地区油气田开采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不再开采石油、天然气     B.东部地区石油、天然气产量递减,随着经济的发展,会导致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C.西部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将会成为我国开发的重点 D.西部地区将大力开采石油、天然气,东部地区又日益短缺,将会供应东部地区
            • 9.  “西气东输”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         
              B.管道           
              C.铁路             
              D.水路
            • 10. 南水北调规划了“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其中的“四横”四指
              A.长江、通天河、大渡河、黄河   
              B.长江、汉江、黄河、淮河
              C.长江、渭河、淮河、黄河       
              D.长江、黄河、淮河、海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