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分布普遍,由北向南的比例逐渐减少
              B.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C.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45°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D.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桑蚕产区
            • 2.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具有大规模机械化专业化的生产的突出特点。

               

            • 3.

              该图为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的结构图。根据你学过的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方法,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判断问题:

              1.从该结构图可以判断该区可能位于

              A.山东丘陵
              B.两广丘陵
              C.辽东丘陵
              D.太行山区2.关于该区农业资源的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B.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没有气象灾害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D.水流湍急,利于发电
            • 4.

              该表所示我国不同地区2010年粮食生产效率。读表回答问题。

              1.表中所示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地区及其原因分别为(   )

              A.东南省份   精耕细作
              B.东北和新疆  机械化水平高
              C.东南省份   科技水平高
              D.东北和新疆   劳动力廉价2.自然资源效率最低地区与最高地区相比,其种植业优势主要表现在(  )①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水热配合好④机械化水平高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 5.

              读图,回答问题。

              1.图示区域中,粮食商品率高于太湖平原,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2.图示区域中,以种植业为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丙和乙
            • 6.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

              材料二 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北大荒”某农场土地利用结构图。

              (1)从地形类型看,南方荒地属于_____  ___,北方荒地属于_____   ___。从农业发展限制性条件看,北大荒地主要是____      ____,西大荒地主要是____    ____。(4分)

              (2)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4分)

              (3)简要说明目前“北大荒”粮食生产的特点和有利条件。(4分)

              (4)我国东北黑土区现有大型侵蚀沟25万多条,每年仅因侵蚀沟吞噬耕地而损失的粮食高达40多亿千克。试结合材料三分析“北大荒”黑土侵蚀的原因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4分)

               

            • 7.

              读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平原,分布最为普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已成为与美国中央大平原相媲美的我国“________带”,两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别是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为________,中国为________。

              (2)在图上标注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用字母B标出三江平原的位置,用斜线阴影画出辽中南工业基地的范围,该工业基地特点为________,该特点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地形特点为________,从而使这里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________、________业和________业生产基地。

              (4)目前北大荒已全面停止开荒,耕地不再增加,该地发展农业的出路何在?

               

            • 8.

              (13分)下图中甲地因盛产香梨而闻名。根据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  上图所示区域1973~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

              类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湿地

              居住工

              业用地

              未利用土地

              面积变化(万公顷)

              27.1

              -30.2

              -8.69

              -7.3

              0.6

              18.4

              (1)分析甲地种植香梨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2)说明R河自M流向N的过程中流量变化的特点及自然原因。(4分)

              (3)说出该区域1973~2005年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分)

               

            • 9.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甲岛是太平洋中部的一个火山岛,经济以农业为主,甘蔗制糖业是该岛最主要的支柱工业。甘蔗为喜温、喜光作物,年积温需5500℃~8500℃,年降水量要求800~1200mm。

              (1)比较N、S两城市冬半年降水量的大小,并分析原因。(4分)

              (2)简要分析该岛甘蔗种植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的自然原因。(2分)

              (3)说出甘蔗制糖业布局的主导因素。(1分)

              2008年该岛甘蔗每公顷产量为45.89吨,我国为71.23吨。近年来,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利用我国甘蔗的种植技术和甲岛所在国政府合作,在甲岛投资种植甘蔗。

              (4)分析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在甲岛投资甘蔗种植的主要原因。(5分)

              2010年,我国需要进口177万吨食糖,预计将逐年增加。

              (5)分析我国蔗糖进口量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2分)

               

            • 10.

              下图为“某岛屿示意图”,该岛面积1.09万平方千米,约有280万人口,岛上主峰蓝山峰海拔为2256米,山区多火山活动。山坡上的咖啡园里出产世界上最昂贵的蓝山咖啡,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依据图文材料,说明该岛的地形特点及判断理由。(4分)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该地区生产优质咖啡的自然原因。(3分)

              (3)分析该岛的城市分布特点及其原因。(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