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

              (1)图1中所示甲、乙两地区,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是    .你是依据图1中哪些信息判断的?请列举两条并说明.近些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务工的外来人员约30%来自安徽省(如图2).
              (2)请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大量安徽人前来务工的主要原因.
              (3)根据图2所示信息,分析2008年以来图中服装产业转移的原因.
              (4)分析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 2. (2014•河南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6月7日,第十二届财富全球论坛召开期间,又有一大批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宣布进驻成都.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成都IT产业已在世界IT产业版图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目前成都已跻身中国IT产业第四极,成为西部地区的领头羊.如图为成渝经济区域图.
              (1)描述图示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
              (2)简述图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3)我国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一般先承接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而成都却承接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产业,试分析其原因.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四川省一月平均气温示意图(图1).

              材料二:四川省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
              年份常住人口(万人)人口性别比(男性:女性;女性为100)0-14岁(%)15-65岁(%)>65岁(%)城镇人口比例(%)
              2000年8329.10106.9822.6569.907.4526.69
              2010年8041.82103.1416.9772.0810.9540.18
              广东省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
              年份常住人口(万人)人口性别比(男性:女性;女性为100)0-14岁(%)15-65岁(%)>65岁(%)城镇人口比例(%)
              2000年8642103.8224.1869.826.155.02
              2010年10430109.0016.976.46.866.2
              材料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到华北地区,计划2014年实现汛后通水,为满足华北日益增加的用水需求,有人建议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图2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部分区域走线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四川省一月气温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与四川省相比,广东省在2000年至2010年间,人口变化特点有何不同,并分析该省大于65岁人口比例明显低于四川的最主要原因.
              (3)丹江口水库加高大坝有利有弊,你赞同还是反对,并对此进行论证.
            • 4. 东北亚经济圈包括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中国和蒙古的东部地区.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亚经济圈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随着丙所在国家城市化的逐步发展以及
              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该国务农人口更是呈现出快速老化的趋势.有统计资料显示,如今在该国的农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七成,70岁以上的老人也占据半壁江山,只有8.5%的农民在39岁以下.
              材料三:材料一中乙方框区域放大图
              (1)写出材料一中丙地所在国家的农业地域类型名称,并分析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征.
              (2)材料一中,甲、乙、丙三地季风气候显著,分析其成因.
              (3)写出材料一中甲、乙两个工业区域,哪个与鲁尔区的工业类型最为接近,并简述该工业区与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差异性.
              (4)根据材料二,分析务农人口老龄化给丙所在国家的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5)根据材料三,分析乙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
            • 5.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条地区.

              (1)图1中所示甲、乙两地区,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是    .你是依据图1中哪些信息判断的?请列举两条并说明.近些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务工的外来人员约30%来自安徽省.
              (2)请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大量安徽人前来务工的主要原因.
              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国家在安徽省的长江沿岸城市设立了产业转移示范区.
              (3)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会给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安徽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等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4)游客怎样才能观赏到图2所示的黄山云海?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5)观景时,导游要求游客站在观景台上,除了方便观景,还有什么原因?
            • 6. 读图:“江苏省近十年产业转移与人口迁移方向(图1)和江苏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江苏的苏南、苏中、苏北在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试对A、B两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进行比较,填写下表.
              地区A地区B地区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农田类型    水田
              主要粮食作物小麦    
              (2)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布局,促进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共同发展,江苏省政府积极推动苏南产业向苏中、苏北地区转移.产业转移对苏中、苏北地区的影响是    
            • 7. 阅读下列关于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加州的水朱、农产品和副食品丰富.加州
              2
              3
              的人口集中在南部地区.如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和加利福尼亚州位置图.

              (1)加利福尼亚州盛产葡萄.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该地发展葡萄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2)分析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缺水的原因.
              (3)分析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的可行性及不利条件.
            • 8.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途经14个省区.管道主供气源为引进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天然气,国内气源作为备用和补充气源.西气东输二线的重点市场是长三角和珠三角.
              (1)由阿特劳到上海沿途自然景观由荒漠-草原-森林渐变,其主导因素是    
              (2)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道已在中哈边境口岸阿拉山口实现了跨国对接.说出中哈输油管道建设过程中易造成的生态问题,并简述其自然原因.
              (3)简要说出该工程对东部地区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4)在广州和上海附近又新建和扩建了核电站,它们共同的有利因素是什么?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
              材料二:图2.
              材料三:四川省已有大小服装企业4000多家,从业人员近30万,形成了覆盖西服、时装、休闲装、童装等门类的产业基础.目前,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新建了一大批服装工业园区和服装批发零售市场.庞大的市场吸引着各地服装企业向四川转移.

              (1)从图1可知,1995~2000年中国人口的迁移方向大致是从东北的黑龙江、吉林和    地区向    地区和西部边疆省份迁移,影响其迁移的主要是    因素.
              (2)从图2可知,我国服装产业集中分布于    地区,集中分布于此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等.(
              (3)从材料三分析,四川省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4)说明服装产业转移对四川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 10.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我国北方区域示意图(图1).

              材料二:A省区形成了一条绵延上千千米的“奶牛带”,饲养着130多万头奶牛,这条“奶牛带”上分布着100多家乳制品加工企业.近年来,伊利集团还在北京、上海、天津、青岛、兰州等地建立了乳制品加工基地.
              (1)“奶牛带”上的乳制品加工企业布局的有利区位因素    ,伊利在北京、上海等地建乳制品加工基地的有利区位因素    
              (2)在生产发展的同时,C地区地表植被退化严重,其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3)图1中B区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图2为该“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D处的工业部门是    ,据图简要说明此产业链体的突出优势.
              (4)2010年11月27日,国家实施“西电东送”重点项目之一“宁东直流输电工程”向山东省正式送电,简要分析变“输煤”为“输电”,对山东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有何益处?
              (5)宁夏回族自治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尝试对南部山区部分群众整体移民搬迁到北部有灌溉条件的平原区,这种移民方式被称为“吊庄移民”,至今已取得显著效益.简要分析“吊庄移民”方式对迁出区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