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甲乙表示是两个不同的地域空间,回答1 ~2 题。

              1 .若甲是我国东部经济带,乙是中西部地区,箭头表示的产业类型是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技术密集型产业   ③资金密集型产业   ④资源密集型产业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若箭头表示的是世界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运量最小的是由波斯湾到
              [     ]

              A.美洲      
              B.欧洲  
              C.非洲
              D.东亚
            • 2.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1~2题。

              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     ]

              A.Ⅰ   
              B.Ⅱ   
              C.Ⅲ   
              D.Ⅳ
              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 读我国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变化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1—2题。  

              1.关于西部地区的能源分布,正确的是
              [     ]

              A.西北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
              B.西部各省区都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C.西部各省区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D.西部的煤炭资源只分布在中纬度省区
              2.关于我国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西部地区产出效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B.西部地区改革开放后产出 效益增长最快
              C.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进入21世纪西部能源开发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
            • 4.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四大地区,下表表示2000年四大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情况(单位:万人)。据此回答1—3题。 

              1.2000年,人口净流入量为正数的地区是 
              [     ]

              A.东北地区
              B.西部地区
              C.东部地区
              D.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
              2.四大地区中,2000年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
              [     ]

              A.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B.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C.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
              3.形成区际人口流动主流方向的主要原因是
              [     ]

              A.东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且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B.东部地区人口比中、西部地区稀疏
              C.东北地区人口相对稀疏,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D.中、西部地区人口稀疏,资源开发吸引大量劳动力
            • 5.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2010年,沃尔沃在全球共计销售了37.4万辆车,同比增长11.2%。下图是吉利汽车部分生产基地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吉利汽车生产基地中,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是________,该市所在省份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________平原。
              (2)据图分析吉利汽车在国内厂址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
              (3)简述这次并购对吉利汽车工业发展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并购后,吉利集团保留了沃尔沃轿车在瑞典哥德堡的研发和部分生产机构,这样的安排有何地理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我国发展汽车产业带来的经济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各小题。
              材料一:
                  2010年6月18日,在重庆直辖十三周年之际,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我国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的重点新区花落重庆。
              材料二:
                  2010年12月22日上午,首列火车自重庆万州火车站徐徐驶出,这标志着历时7年建设的宜昌至万州铁路正式开通。
              材料三:
              下图为2009年重庆市投资资金的来源分布图。
              (1)在2009年重庆市投资资金的来源分布中,东部地区成为重庆市资金的主要来源地,其中投资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浙江省。西部地区来渝资金居前两位的是________和云南省。
              (2)宜万铁路地处________(地形区)与(________地形区)的接合部。
              (3)请说明重庆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宜万铁路被称为“世界最难修的铁路”,试分析其表现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分析宜万铁路通车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交通是人流、物流的桥梁,是区域资源、能源、产业联系的纽带。
              材料一:
                  “旅客生成密度”是指一个区域旅客发送量与其人口数量的比值,又称为“人均旅次”。甲图是我国2000年旅客生成密度类型区分示意图。
              材料二:
                  “货物生成密度”是指一个区域货物发送量与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单位为吨/万元)。乙图是我国2000年货物生成密度类型区分示意图。
              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属于高收入高出行的是______(填代号);低收入高出行的是_____(填代号)(1分)。从旅客的出发地和目的地看,图中①和②的旅客生成密度有着密切关联,请指出有何关联并分析其原因。
              关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甲图,描述旅客生成密度的一般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属于高产值低密度的是_____(填代号);低产值高密度的是______(填代号)。
              (4)读乙图,指出国民经济发展与货物生成密度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读我国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省际差异图,回答:
              关于我国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省际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湖北小于河北②山西小于江西③天津大于重庆④湖南大于海南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9. 下表中人口数、GDP、铁路长度为1999年资料。读下表,回答1—4题。

              1、按人口密度从大到小排列,各省依次是
              [     ]

              A.青海、甘肃、陕西、贵州、云南
              B.贵州、陕西、云南、甘肃、青海
              C.陕西、云南、贵州、甘肃、青海
              D.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
              2、各省人均GDP远低于全国人均6350元的水平,其中
              [     ]

              A.云南的人均GDP约为5500元
              B.青海的人均GDP最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C.贵州的人均GDP仅达全国平均水平的50%
              D.陕西的人均GDP约为4100元
              3、各地区降水存在差异
              [     ]

              A.青海因海拔高且多山而少雨
              B.陕西的纬度介于云、贵和甘、青之间,故降水量也居中
              C.云、贵秋季有丰沛的西南季风雨
              D.甘肃部分地区处于非季风区,故降水量较少
              4、交通一直是限制这些地区发展的因素。青海省单位面积铁路线为15km/万km2,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0%,为改变此状况,“十五”期间将建成
              [     ]

              A.青藏铁路
              B.青新铁路
              C.兰青铁路
              D.川青铁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