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全球化和产业重组的过程中,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扩散趋势越来越明显.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地理研究中常常用某一区域内某行业的就业人口密度(即某单位面积中某一行业就业人口的多少)来衡量该行业在该地区的集聚程度.就业密度的变化可以反映行业的集聚和扩散趋势.

              (1)由图甲可见,与2000年相比,2009年上海的黑色金属冶炼业就业入口密度大幅下降,而长三角其他地区密度仍然很低.这主要是因为该行业属高耗能的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在上海产业调整中,部分产能被淘汰或转移.长三角其他地区由于矿产资湖、能源匮乏,该行业-直不是重点发展行业.据此,以2000年为基准,分别分析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2009年就业人口密度的空间变化及主要原因.
              (2)归纳2000年到2009年上海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策略,并评价其合理性.
            • 2.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图1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

              材料二: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1)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
              (2)长江江苏段    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说明理由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
              (3)苏州某组织制造企业研究是否前往安徽的方案.如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要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泰国接受日本直接投资额为1003.5亿泰铢,日本在泰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汽车和电子行业.2011年7月下旬至12月份,受台风和强降雨的影响,泰国连降暴雨引发洪水,泰国中部地区受灾严重,泰国爆发50年来最严重洪水灾害.持续数月的泰国洪灾使数以万计的工厂关闭,大约100万公顷粮食作物受灾.
              材料二:泰国部分地区地形图(图甲)、曼谷气候资料图(图乙).
              材料三:泰国主要城市分布图(图丙)

              (1)泰国的曼谷,约位于北纬13度,每年5月中旬太阳第一次直射曼谷.从本次市一模考试开始至6月全国高考这个时段,曼谷的昼夜长短情况及变化是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情况是    
              (2)受西南季风影响,泰国每年5-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
              3
              4
              .这种季风的成因主要是: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向    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    力的作用以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泰国爆发的这次严重洪水灾害,可借助    (地理信息技术),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全面的资料,便于及时安排防灾、救灾工作.
              (3)泰国城市的分布,马来半岛以北城市主要沿河流、交通线分布,马来半岛及南部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和岛屿上.曼谷是泰国的首都,其提供的服务种类比图中七岩、芭提雅等城市    ,服务范围比七岩、芭提雅等城市    
              (4)说出泰国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区以及该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中的限制因素及应采取的措施.
              (5)简要说明泰国成为日本产业转移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 4. 结合下列图文材料,完成(1)~(5)题.

              (1)M、S、Y三地,一天中地方时最早的是    ,三地地貌形态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作用.
              (2)Y地的气候类型为    ,S地的地带性植被是    
              (3)M河是    河,该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请据图分析其形成的直接原因.
              (4)图示棉花产地都具有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请据图说明两地区具备这些条件的共同原因.
              (5)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试分析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对周边地区城镇化的影响?
            • 5.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我国北方区域示意图(图1).

              材料二:A省区形成了一条绵延上千千米的“奶牛带”,饲养着130多万头奶牛,这条“奶牛带”上分布着100多家乳制品加工企业.近年来,伊利集团还在北京、上海、天津、青岛、兰州等地建立了乳制品加工基地.
              (1)“奶牛带”上的乳制品加工企业布局的有利区位因素    ,伊利在北京、上海等地建乳制品加工基地的有利区位因素    
              (2)在生产发展的同时,C地区地表植被退化严重,其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3)图1中B区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图2为该“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D处的工业部门是    ,据图简要说明此产业链体的突出优势.
              (4)2010年11月27日,国家实施“西电东送”重点项目之一“宁东直流输电工程”向山东省正式送电,简要分析变“输煤”为“输电”,对山东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有何益处?
              (5)宁夏回族自治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尝试对南部山区部分群众整体移民搬迁到北部有灌溉条件的平原区,这种移民方式被称为“吊庄移民”,至今已取得显著效益.简要分析“吊庄移民”方式对迁出区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 6. 读美国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加利福尼亚州年降水量北部约1250mm,南部不足200mm。1973年,加州调水主体工程完工,1990年达到设计输水能力。后来,加州又继续兴建大大小小的调水工程。得益于这些长距离调水工程,加州的干旱河谷地区出现了灌溉面积达2000多万亩的良田,受益人口达2300万,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全州经济实力跃居美国第一。今天,当年曾经反对这一工程计划的很多人,也为这一工程而自豪了。(http://www.sina.com.cn2009年02月17日15:29青年参考)
              1.美国有庞大的综合运输系统,其中铁路仍占有重要地位。但相比南北向铁路,美国东西向的铁路修路成本很高(曾有“每根枕木下面都有一具华工的尸骨”之说)。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美国五大湖地区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对其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加利福尼亚一带是震级高、破坏性强的大地震“潜伏”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约塞米蒂(优境美地)国家公园有冰川刨蚀地面形成的花岗岩“浮雕”等冰川地貌。冰川刨蚀属于_____________作用,其形成的冰川地貌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 7.     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近年来,我国国内跨省区人日流动量非常大。结合下列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表

              材料二: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和空间转移流向(占总量比重)示意图

              (1)据材料一说明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及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图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①产业转移流向的特征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空间转移流向的特征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移人地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
                  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对“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布泊,曾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它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西起塔里木河下游,东至河西走廊,南邻阿尔金山,北到库鲁克山。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为5350平方千米。近30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塔里木河水被大量抽取,引发罗布泊消失。
            材料二:
                11月5日,在乌鲁木齐召开的“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为推动这项工程出谋划策。为本次峰会作总结演讲的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张宝印表示“海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渤海距浑善达克沙地只有400多千米,地理位置非常接近。”据悉,浑善达克沙地是对北京气候构成严重危害的最近沙漠之一。渤海湾有黄河、海河、滦河、辽河等大陆河流注入,含盐量相对较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渤海成为不二选择。
            材料三:
                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度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如图所示:
            请根据上述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示线路经过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及沿线自然带分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分析,导致罗布泊消失的人为活动具体包括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水西调工程提出以来,引发社会对此的强烈关注,有人支持,但也有人抱有怀疑和忧虑,你是否支持这项工程?清说出自己的理由。(至少2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初,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干线西起霍尔果斯南至广州)正式开工并将于2011年建成。下图为“西气东输二线示意图”。
            材料二:
                近几年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相继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大量占用耕地、城镇和工业过度集中、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
            (1)天然气从自然资源的自我再生性质来分属于________资源。
            (2)图中字母A所在省区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该省区目前主要面临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
            (3)该工程建成后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积极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点即可)
            (4)针对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点即可)
          • 10. 2010年11月5日,"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举行,与会专家对这一方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水西调的基本思路是沿下图所示路线将渤海海水输送至新疆,形成人造的海水河、湖。海水通过自然蒸发,增加西北地区的水汽供应量以增加降雨,达到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目的。
            (1)试分析专家提出海水西调构想的地理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否赞同海水西调工程?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图中A处因地制宜种植葡萄、枸杞,简述其发展该特色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