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0分)根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约2万,面积为500平方公里,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域最高海拔为1428米。

              (1)试比较甲乙两河岸水文特征的不同点及原因。(6分)   

              (2)试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若乙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4分)

               

            • 2. 如图为世界某地区地形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分析图中M河流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2)图示河谷地区盛产的主要油料作物是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河谷盛产该油料作物的气候条件.
              (3)图中N河水能源丰富,该地对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式发球水能的.并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N河流域这种开发利用方式对河口地区生物量的影响.
              (4)图示地区海岸每年都吸引了大量西欧的游客,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主要原因.
            • 3. 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早期的石羊河和弱水流域面积较现在大很多,是祁连山北麓的两大水渠.
              材料二: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并且两者均来自于祁连山北麓高山作用(风化剥蚀和冰川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
              材料三:中国局部相关区域图

              (1)祁连山北麓的碎屑物质被河流带至下游地区的阿拉善高原,形成大面积的    (地貌类型),在西北    的气候环境下,近地面的风再将较细小的物质带离原地,形成沙漠;并通过   风将粉尘继续向东部地区搬运,途中受     山脉的阻挡,大量的粉尘被沉积在黄土高原.
              (2)贺兰山以西的沙漠中分布着100多个盐湖,简述该区域湖泊含盐量高的自然原因    
              (3)黄土土质疏松,易发生水土流失.你认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 4.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1:甲、乙两幅区域图。

              材料2:凌汛是冬季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冰凌对河水阻碍,使河水水位抬升而形成的水位上涨现象。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6分)

              区域

              甲:江汉平原

              乙:宁夏平原

              自然带类型

               

              草原、荒漠过渡带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根据当地自然、社会等特点,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地区酸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试分析江汉平原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4分)

              (3)试解释黄河在乙图所示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的原因。(2分)

              (4)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乙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列表格中。(6分)

               

              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地面变干燥

              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降低

               

            • 5. (2013秋•金牛区校级期中)读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自然带A→B→C→D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非洲南部D自然带分布面积小的原因是    
              (2)《美国科学院院报》一份报告中称,2000年到现在,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冰层已经持续快速消退了26%.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冰层快速消退的主要原因是    ,体现了地理要素的变化会    的特征.
              (3)乞力马扎罗山雪线较高的是    坡(南坡或北坡),原因是什么?    
            • 6. 济南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大气的运动”进行了探究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活动1: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得知,白天,陆地增温快,海上增温慢;夜间,陆地降温快,海上降温慢.海陆风就是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
              (l)根据材料,在如图1中用箭头画出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
              (2)分析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
              探究活动2:活动小组在海陆风的基础上,将时空尺度和范围放大,研究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不同季节的大气运动,如图2所示.

              (3)图示表示的是    (季节),M表示    (气压中心),其切断的气压带为    ,N表示    (气压中心).
              (4)根据图中风向,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其对我国东部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 7. (2013秋•南开区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环节是    ,图中②、③两处地貌按成因来说均属于    地貌.
              (2)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森林减少对当地气候和水文特征产生一些影响,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特征.
              (3)图中甲处对应的地质构造名称是    ,其对应的地表形态应该是    .图中乙处对应的地质构造名称是    ,判断依据是    .图中丁处对应的地质构造名称是    ,判断依据是    
            • 8.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是部分渭河流域区域图.

              (1)请指出渭河平原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2)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写到:“浊泾清渭何当分”,请从自然地理(地形、植被、水土)角度解释“浊泾清渭”的原因.
              (3)根据图示,请简述该地自然条件(地形、河流)对城市分布有何影响.
            • 9. 半岛是指陆地一半伸入海洋或湖泊,一半同大陆相连的地貌部分,它一般是三面被水包围.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地形示意图(如图)

              材料二:2011年印度的城市化水平为31.30%,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于孟买、新德里和加尔各答等几个大城市,城市化问题突出.孟买人口约为1800万(2010年),大约43%的人口位在棚户区和贫民窟,贫民窟基础设施务件差,其居民靠着做小生意、收垃圾等维持生计.
              (1)从板块构造理论角度分析,阿拉伯半岛属于    板块,该板块的大致移动方向是向    
              (2)北回归线穿过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但两者的主体气候类型截然不同.据图分析,此时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特点表现为    ,印度半岛则表现为    的特点.
              (3)如图湄公河流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与商品谷物农业相比,这里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不强,主要原因是    
              (4)印度孟买城市化进程中贫民窟问题突出,请就该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5)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印度河中上游过度取水灌溉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 10.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图,回答问题.

              (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甲、乙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差异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3)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的相同,简析其原因.
            0/40

            进入组卷